English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文本学研究的视野内

2006-08-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聂锦芳 我有话说

■在当代新的境遇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不应是一种孤立的学术行为,而应是完整的马克思文本研究中一个方面的工作。

■精深的文本研究绝不能面对一部现成的、经过别人编辑而成的著述就进行解读,而是必须对文本写作的原初背景和写作过程进行考察,对该文本的原始手稿的各种版本进行甄别。

■文本内容的具体解读要力求做到:解析疑难词句、准确概括思想、探索思考逻辑。应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着重从文本的真实情形出发把握作者的思维逻辑和真实意图。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需要对全书的思想进行贯通梳理和总体把握,辑录出书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对其原始含义及其关涉到的重要思想一一进行讨论,并且从总体上重构了整部文本的思想视界和逻辑架构。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表征马克思哲学思想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但长期以来它并没有被归入“经典”之列,从而没有给予与其思想分量相匹配的关注和重视。迄今为止,这一文本的研究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甚至是盲点,因此,对其进行全面性解读及思想阐释、进而重估其思想史价值及其当代意义,就成为深化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必然要求。

文本学研究的两种思路分析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当代新的境遇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不应是一种孤立的学术行为,而应是完整的马克思文本研究中一个方面的工作。对于马克思卷帙浩繁的文本来说,要对其全部作品一一进行解读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文本整体中进行过滤和选择,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有的精读,有的泛读;而对于那些最能表征马克思思想特质、内涵以及发展历程的篇章,则需要进行个案研究或微观透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就属于后一方面的情况。

我们注意到,在研究思路上,国内研究者普遍采用的不是从文本本身出发去勾勒问题,而是从问题出发去观照文本。在这里,作为研究出发点的问题,并不自文本中来,而是在研究者介入文本之前就摆在那里了。它们一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当代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二是目前流行的社会思潮或哲学观念;三是研究者个人感兴趣的问题或者自己创设的观点。我不否认文本研究中突出“问题意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同时必须指出,这种研究方式也不能无限地扩展,成为文本研究的惟一方式。实际上,它的局限性与合理性一样明显。由于解读者研究文本的目的,不是为了或者不仅仅是为了弄清文本及其思想的原始状况,而首先在于寻找对现有问题的说明、解释和论证,以致于在解读时往往会省略文本研究的许多必要步骤。比如在选择文本时,一般不会对作者全部著述作通盘考虑,然后选择表征其重要思想发展环节的包括手稿、笔记、札记、书信等材料,而只会选择那些成型、定稿的作品;同时对这类作品也不会进行全面性解读,而是从中挑选那些表述明确、与自己所关注的问题相关的段落,即根据问题到文本中去寻章摘句、断章取义,这样的结果,常常会严重地肢解文本思想的完整性。这种思路实际上是把文本本身置于一种工具或者手段的地位。

正是基于这种分析,在我看来,现在需要采取另一种思路,就是说,要以文本本身为本位、从文本出发,先对其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渊流、文体结构、思想内容、理论体系、研究历史与最新动态等多个方面一一进行详实的梳理、考证、分析和阐发,在此基础上从文本中抽象、提炼出重要思想与问题;然后再把这些思想和问题放在思想史的演进过程和当代社会的变迁中,理性而客观地为其现实价值定位。精深的文本研究绝不能面对一部现成的、经过别人编辑而成的著述就进行解读,而是必须对文本写作的原初背景和写作过程进行考察,对该文本的原始手稿的各种版本进行甄别,因为我们虽然把文本看成是作者思想的表达,然而同时又必须保持警觉,即文本与原始思想之间其实不可能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未必已经完全通过文本表达净尽了。而文本研究必须尽可能根据文本及其相关文献把文本与作者思想之间的一致或差池作出分析。这样,从文本本身出发虽然最初提炼和抽象的只是文本中的问题和思想,但上述各项细致的工作已经廓清了它们产生的文本语境、原初含义,以及相同问题的内涵演变与当代体征,这就使我们既看到历史延续和累积,也可以把握创新与重构,使文本中原始思想的当代价值真实地得以呈现出来。

创作前史、实际过程和版本源流的甄别和梳理

按照上述后一种思路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就首先应当对其创作前史、实际过程和版本源流等进行甄别和梳理。

这一文本的写作标志着马克思等人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平台,其要旨在于清算他们自己的“新哲学”与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体系及其他社会学说之间的关系,这是他们多年思考、探索的结果,也是一个剥离和建构的过程。在几年以前,作者与后者还属于同一阵营,而再往前追溯,在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内,黑格尔哲学及作为其后继者之一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一直是马克思观照、把握和理解世界的背景和参照。从深受其影响到最后与之决裂,最终马克思的思想走上了独立化发展的道路。研究这一思想进程有助于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那些复杂思想的实际来源。

思想业已形成,但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述出来,甚或是否需要专门进行表述,在作者那里起先并没有作认真考虑和通盘筹划,他们甚至认为自己心里搞清楚就可以了,马上需要做的工作应该是以这些思想所体征的方法去探究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结构、历史渊源和未来趋向,于是他们急迫地投入了另外新的理论创作。这些情况表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不是一部计划中的著述,它由多个事端引发,写作计划和框架结构几经变动、更改,是事态的发展使作者逐渐意识到,需要“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从而形成了一部书的大致轮廓,但最终也没有全部完成并出版。

由于该书在当时没能出版,留下来的手稿、誊清稿和付印稿的保存、编码、整理逐渐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手稿几经转移,有的散落,有的受到“老鼠的牙齿的批判”,有的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尤其是经过不同保管者的手之后,他们不同程度的编号、整理,为后人理解原始情状增添了很多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按照线索把《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保存、流传情况梳理清楚,把它从零散发表到全文刊布的过程再现出来。特别是其中的《费尔巴哈》一章迄今已有九种不同的编排方案,这些直接关乎对书中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解和叙述。

文本具体章节的解读和作者逻辑思路的厘清

在过去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受到关注的只是《费尔巴哈》一章,但它的篇幅却只有原书的十分之一。是不是这一部分可以容纳或替代其余部分的具体思想?仔细地研究就会发现,绝对不行。因此现在需要特别对其他章节也进行认真的释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过程表明,马克思等人写作此书的直接动机是回击《维干德季刊》第3卷上鲍威尔、施蒂纳等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只是在写作过程中,才感觉到同时需要甄别他们的思想与费尔巴哈思想的关系,并且进一步意识到正面阐述其思想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在解读这一文本时就不应该按照通行本的编排方式,即中文第1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的章节安排来进行,而应以作者写作的先后顺序,先解读他们对鲍威尔的批判(《圣布鲁诺》),然后是对施蒂纳思想的分析(《圣麦克斯》两章),之后才是通常被置于首位的《费尔巴哈》一章,最后则是第二卷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部分。而按照现有的编排,第二卷五章内容缺了两章,根据我的考证,刊登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中的《反克利益的通告》和《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就是其组成部分,因此也应该补充进去解读。此外,在得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不能出版的情况下,恩格斯鉴于“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最新发展而撰写了作为该书第二卷“直接继续”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一文,也是需要解读的材料。只有把上述材料统统纳入研究者视野,《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才能有一个完整的文本解读基础。惜乎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部这样全面解读其各个组成部分的书问世,这个研究空白亟待填补。

文本内容的具体解读要力求做到:解析疑难词句、准确概括思想、探索思考逻辑。应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着重从文本的真实情形出发把握作者的思维逻辑和真实意图。这一阅读历程将使我们理解马克思等人透过观念世界和意识形态的层层迷雾,“从现实出发”来观照和理解人、社会和历史的致思路向。

重要观点的提炼、阐述以及思想的体系化“重构”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需要对全书的思想进行贯通梳理和总体把握,辑录出书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对其原始含义及其关涉到的重要思想一一进行讨论,并且从总体上重构了整部文本的思想视界和逻辑架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等人通过诸如“意识形态”、“实践”、“经验”、“哲学观”和“历史编纂学”等范畴把意识形态批判与理解世界的方式,通过“社会结构”、“物质生产”、“市民社会”、“国家”等范畴把其对社会结构的整体构架的理解,通过“交往”、“分工”、“劳动”、“世界历史”和“共产主义”等范畴把交往关系与“世界历史”的演变,通过“现实的人”、“现实化”、“理性”、“异化”和“自由”等范畴把“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前景等问题的思考都展现了出来,构成他们的“新哲学”对世界图景和社会发展的独特理解。在对这些思想进行提炼和阐释时,要特别强调对文本的总体性把握,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时对具体细节、过渡阶段的重视应该让位于从马克思思想的整体上进行的考虑和抽象,必须剔除去偶然、枝节和非主旨的方面及其内容,概括出一个真实的马克思的形象;否则,前面所进行的细致工作就没有结果,没有归宿。

还必须指出,像《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样的著述,写作时特殊的布局谋篇方式(即选择批判对象的有关著作或文章来展开分析,进行批判,进而阐发他们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和写作过程的一波三折(在写作的同时必须思考它的刊发方式,是在杂志上发表还是出版单行本?这一问题能否很快落实直接影响这一著述的行文、选材和篇幅),使作者未必把自己的所有的思考,包括已经成熟的一些重要思想和观点,特别是其哲学构架和体系,都一一明确地表述出来。但从宏观上看,作者独特的思想、观点甚至体系或架构无疑是存在的,这就要求文本研究者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根据自己的概括和抽象,把这些分散的观点和思想通过“重构”的方式再现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系统。

思想史进程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文本研究的落脚点是对其思想的评价。评价需要有参照系,因此研究者不能仅仅囿于文本领域内思考问题,必须在比较的视野内,即将此前所获得的作者及其文本中的思想置于人类思想史的进程和图景中,通过与其他流派、人物、文本的比较,凸现其内涵与特点;放在历史变迁与当代社会的格局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比照,阐发其现实价值与意义。

具体说,一是回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发展状况。厘清什么是那个时代处于重要地位的社会问题,再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论述的问题与此相对照,以判别作者是否准确地把握住了自己时代的脉搏,是否客观地反映出问题的视域,是否考虑到问题的症结,有没有独特的解决思路,等等。二是比较关涉相同哲学问题的不同理解。毫无疑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题在当时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涵,但论题本身却不一定只归属那个时代,一定程度上以前已经存在,而且很多睿智的思想家给予过不同形式的关注和探究;就是与作者处于同一时代,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可能形形色色,作者的探索只是其中的一个角度和方式;这些情形的存在,提供了将作者与此前和同时代其他思想家就相关问题进行比较的可能,有比较才有鉴别,最终凸显的将是作者的论述是否科学、到位。三是追踪该思想或问题在20世纪思想史上的传承与变迁。就《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域而言,后来的思想家一方面承续过其中的某些议题,但在新的时代境域下都作过不同程度的修正、深化和发展,赋予了不同的新意,更为重要的是对其思想内涵作了极大的拓展,并且增添了原来没有的很多内容。不理解这些传承和变迁,很容易把在马克思那里还处于19世纪特定时代诠释的思想,无界域地与20世纪所获得的新的内涵混同起来,把马克思的原始思想提升为当代的思想,实际上无助于确立马克思的真实地位。四是甄别该思想或问题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表征或地位。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的时间距今已经整整160年了,社会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迁,但如果从资本所开辟的“世界历史”的运演看,在社会结构要素增多、社会现象空前复杂等程度和层次差异而外,尚有诸多相似性和同构点,马克思等人当年的言说至少仍能诠释当代的部分现实,他们的文本及其思想不是已走进博物馆的陈列物,不只是记录一段思想史的文献,尽管解决纷繁复杂的时代课题未必会从那里找到现成的答案,但迄今它仍然指导并且参与着对当代现实的“塑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寻找当代社会与马克思当年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论

思考的内在关联,将会理性而客观地使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呈现”出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