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信息技术是新军事变革的原动力

2006-08-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何友 我有话说

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军事革命的第一推动力量。五大高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新材料技术为基础,以新能源技术为支柱,沿微观领域向生物技术开拓,沿宏观领域向航天技术扩展,他们不仅深刻改变着世界的社会经济面貌,也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物质基础。本栏将从本期起以“五大高技术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影响”为总题,请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何友,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刘志青,第二炮兵某部政委刘进锋等撰写五篇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阐述。陆续刊出,敬请留意。

数据链系统连接信息系统与各种武器平台的示意图

新军事变革与以往的不同点,在于它的驱动力不是个别的传统领域的单一技术进步,而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批高技术群,使这场新军事变革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军事变革。世界军事变革是伴随着人类技术进步而展开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批高技术群,包括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微型制造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为战场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传递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新军事变革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成为新军事变革发展的直接动力。

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焦点

信息把战场上各个系统、各个层次的力量以及各种武器装备有机地联结为一个整体,信息的全时获取、高效处理和充分利用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中心环节。夺取制信息权已经成为夺取制空权、制海权的先决条件,是夺取和保持整个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之所在,是战争的首要制胜因素。

多种信息感知手段是全时全天候信息获取的基础在信息化条件下,通过太空的卫星、高空的战略侦察机、中空的预警机、低空的无人机,到各种各样的声、光、电传感器,构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互补的感知系统,各种探测器的运用为实施大范围的空中侦察创造了条件。多光谱照像机、激光扫描像机、电视摄像机、合成孔径雷达等等,装备在飞机或卫星上,提供目标图像。微光夜视仪、红外热成像仪、红外激光成像雷达等成像装备,使传统的夜战转化为24小时全天候作战的新概念。

美军于1999年首次提出了建设全球信息栅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GIG),为实现全球任意点、不同需求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环境条件。是不受地域、气候、时间的限制,覆盖全球的军事行动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对信息进行传输处理的综合体。

信息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战场透明程度,信息技术越先进,信息化装备越系统,战场的透明度就越高。如果对峙双方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差悬殊,那么这种透明就会被一方掌握,战场就成为一种单向透明,战争的天平会发生巨大的倾斜。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信息处理的关键在现代作战系统中,一方面依靠单传感器提供信息已无法满足作战需要,另一方面,多种信息感知手段宣告战场信息匮乏时代的结束,但时间、空间上冗余、相关甚至是矛盾的海量信息必须经过优化综合处理,才能获取一致、可信的状态估计、目标属性、行为意图、态势评估、威胁分析和辅助决策等作战信息。这就需要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来实现。它可以大大地减轻指挥人员的工作量,扩大作战系统的时空覆盖范围,增加置信度,减少模糊性,改善探测,提高空间分辨力,改善系统可靠性,增加信息维数,增大电磁谱的侦测范围。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国防上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热门研究领域,是多学科、多部门、多领域所共同关心的高层次共性关键技术,对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多级别、多方面、多层次的处理,从而产生新的有意义的信息,而这种新信息是任何单一传感器所无法获得的。

信息共享是提高整体战斗力的途径信息共享通过战场各个作战单元的网络化实现,保证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以正确的形式传递到正确的接收者手中,近乎实时地共享战场态势,从而自主、协调地对敌实施打击,发挥最大作战效能,把信息优势变为作战行动优势。

信息技术决定新军事变革的方向

改变作战的样式在传统的战争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是作战行动的首要打击目标。随着武器装备中信息含量的进一步增大,信息成为决定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C4KISR系统将整个战场联成一个整体,因此,敌方的信息系统及其指挥决策过程正逐渐成为信息化战争最主要的打击目标。传统的“火力摧毁”被“信息+火力”的战法所取代。软杀伤与硬打击结合运用,已经成为信息化作战的普遍法则。海湾战争,反映了“先空中打击、后地面突击、以空中打击为主”的“非线式机动战”作战理论;科索沃战争,反映了以空中打击为主的“非对称、非接触”作战理论;阿富汗战争,反映了全频谱支援的特种作战的联合作战理论;伊拉克战争,则反映了以直击要害为主的空地一体联合作战理论。这些说明,创新作战理论对赢得战争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作战的层次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运用,产生了划时代的C4KISR系统,它与数字化作战平台相结合,通过对获取战场信息、信息分析处理、辅助作战决策、下达行动指令、引导武器攻击、评估攻击效果等作战行动的各基本环节的整体控制,将原专长于不同领域作战的军种部队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各基本作战单元的作战效能,而且实现了军种间的优势互补,使整个作战系统呈现出一种由战场信息网络连接在一起的高度整体化的特点。这表明,技术的进步,已经使信息时代的军事对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对抗。

扩大作战的空间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作战体系面前,一般意义上的战场条件如天候、时差、地形、地貌等对作战行动的制约作用急速下降,外层空间对作战行动的制约作用急速上升,并日益成为信息条件下作战行动新的战场制高点。目前,美军70%的通信任务、80%的侦察任务、90%的导航定位和气象信息是依靠天基系统来实现的。不仅如此,目前人类正在加速发展的新概念武器如动能武器、粒子束武器、强激光武器等等,都与外层空间技术有着密切联系,有些甚至必须部署到外层空间去。进入21世纪后,美国已开始制定新的太空战略――面向21世纪的控制空间战略,计划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都部署在太空中,并组成一支规模庞大的“太空舰队”,用于破坏和攻击敌对国家的卫星。与此同时,美国还计划发射军事太空飞船,并计划于2005年完成,2014年服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已开始下大力组建独立于陆、海、空和海军陆战队四个兵种以外的第五兵种――天军。

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使地理距离失去传统的意义,只要是信息能够到达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战场,战略纵深的目标和战区内的目标同样容易受到信息化战争的攻击。比如计算机网络战是全球信息网络化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它是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目标,以瓦解、损害、破坏、摧毁关键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以及驻留在其中的信息为目的,通过病毒武器、黑客程序等攻击手段,在整个网络空间上进行的作战行动。

改变军队结构和组织体制信息化使军队结构趋于综合、趋于一体化,传统的军兵种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信息化军队不只是技术,重要的是与新技术相联系的新的结构方式。

美军在理论准备阶段,曾设计出的未来军队是:传感器军,精确打击军,主导机动军,聚焦后勤军。经过新的论证,美军提出重组的未来目标:全维战场感知军,精确火力打击军,高效指挥控制军,智能后勤保障军。德国于2005年,提出了建设“新三军”设想,即:快速反应部队,常备作战部队,后勤支援部队。2005年底,俄军总参谋部完成了关于武装力量改革方案。俄军新一轮结构改革方案,取消了军兵种、军区和舰队,重新成立三个职能司令部和三个地区司令部。三个职能司令部是:战略核力量司令部、运输司令部、空天防御司令部。三个地区司令部是:西欧司令部、中亚司令部和远东司令部。

另外,保障方式由单纯注重物资保障发展为物资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全方位保障,信息资源的保障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十一世纪的战场是信息化战场,夺取信息优势将成为作战的重心。信息技术的每一点发展、每一步跃升,都将对新军事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在多学科中交叉渗透的特点,使新军事变革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必然。

(作者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