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俄“国家年”活动将积极推动双方科技合作的发展

2006-08-1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荣燕、耿锐斌)中国和俄罗斯科技合作具有悠久历史,在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框架内,双方举办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科技活动。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15日表示,这对今后中俄科技合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作为中俄“国家年”中方组委会科技组组长的

马颂德当天做客中俄“国家年”官方网站,同广大网友就中俄科技合作问题进行了在线交流。他指出,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涉及政治、科技、经济等各方面内容,科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框架下,两国科技主管部门每年都召开政府间科技例会,商定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涉及能源、信息、生物、材料、海洋等各个领域。同时,两国还共同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等国际大科学合作项目。

“在这次‘国家年’活动中,我们集中举办一些科技活动,将对今后中俄科技进步、科技合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马颂德说。

马颂德介绍道,中俄“国家年”中的科技活动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举办一系列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第二,在中国举办俄罗斯科技展,展示近年来俄罗斯科技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明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期间,中国的最新科技成果也将在俄罗斯进行展示;第三,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黑龙江、山东、长江三角洲等地,举办一系列项目对接活动,进一步促进中俄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互利合作;第四,举办中俄中青年科学家交流活动,以及中俄青少年科普交流等活动,促进人员之间,尤其是两国青年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和接触。

针对科技合作中的保护知识产权问题,马颂德表示,中俄双方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他指出,中俄通过签订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议定书,从法律层面、政府层面,对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规定。“只有保护知识产权条件下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合作。”他说。

在回答网友关于中俄航天合作的问题时,马颂德指出,曾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如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座核电站、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等科技成就的俄罗斯,在基础研究、航空航天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方面,中国也具有自己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建立了相对齐全的科研体系。

“我们完全可以在平等互利的情况下与俄罗斯展开合作。”马颂德充满信心地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