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根深叶茂 百舸争流

2006-08-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传亚 我有话说

史来贺、吴金印、张荣锁、刘志华、耿瑞先,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宛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牧野大地,形成了河南省新乡市独特的先进典型群体现象。

这一现象,吸引了全国各地一批又一批参观取经者;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前来访问考察,仅史来贺所在的刘庄村就接待参观者数百万人次;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

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视察。

6月30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5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0名优秀共产党员、2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表彰。新乡县七里营镇龙泉村党委,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总支书记张荣锁,获嘉县照镜镇党委副书记、楼村党委书记许福卿,分别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个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的内陆地区,何以出现这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先进典型群体现象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老先进历久弥新新典型生机勃发

老先进与时俱进,历久弥新;新典型层出不穷,生机勃发,呈现出万马奔腾、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

老先进长盛不衰。史来贺,20世纪50年代就响遍全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铸就了这面50年不倒的红旗。还有在乡镇党委书记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的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带领群众奋斗30多年把一个落后生产小队建成“乡村都市”的京华村党委书记刘志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带领辉县人民治山治水,退下来后带领老干部发挥余热帮助山区改变面貌的原辉县县委书记郑永和。这一个个先进典型,经过岁月的磨砺,不仅没有中途落伍,而且历久弥新。

新典型层出不穷。全市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有100多个。进入新世纪,新乡市又涌现出了一批新典型: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总支书记张荣锁,凤泉区耿黄乡耿庄村党委书记耿瑞先。还有“三个文明”齐加强的新乡县七里营镇龙泉村党委;发展高科技集体企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获嘉县照镜镇楼村党委;以企兴村的新乡县七里营镇新庄村党委;个人出资2000万元带领群众建设新村的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村委会主任裴春亮;抓基层打基础带动全乡20多村整体步入先进的辉县市高庄乡党委;1个企业带动3个村发展的民营企业环宇集团党支部;开展企业带村工作的民营企业飘安集团、驼人集团党支部。

先进典型辐射力强。这些先进典型,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带动、激励作用。这一面面高高飘扬的旗帜,让广大乡村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呈现出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新气象。

引导典型、培养典型、运用典型

新乡市先进典型群体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有史来贺这面旗帜的示范带动,有太行儿女勤劳朴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薪火相传。新乡市各级党组织注重发现典型、培养典型、运用典型,无疑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引导老典型与时俱进。新乡市注重正确对待先进、关心支持先进,为先进更先进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加强管理。市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先进村党组织管理的意见,每半年统计一次先进村的有关情况,实施经常管理、动态管理、科学管理。二是强化培训。坚持每年对先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一遍。今年3月,组织全市42名先进村党支部书记赴皖赣浙沪苏等地先进村学习考察,让他们居安思危寻找差距。三是搞好服务。新乡市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先进单位的政策引导,并给予有效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建立了市、县、乡领导联系先进村制度和市、县直部门分包先进村制度,市里每年召开2―3次先进村座谈会,交流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问题。

注重发现培养新典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乡市委进一步加大抓典型工作力度,坚持精心选树那些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发展需要的先进典型。

首先完善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市委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了县(市、区)委、乡镇党委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格局。不断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开展了“百村示范、百村帮扶、百村整顿”活动;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新机制,实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分类管理;全面加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安装终端接收点3744个,网络农村覆盖面达到100%。

其次注重扩大典型效应。新乡市委注重联系实际,学习和推广典型,使典型效应成为群体效应、社会效应。一是先进带后进。立足发挥典型群体优势、统筹全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在全市开展先进带后进工作,全市共结成帮带对子206个。二是开展“双示范、双带动、双推进”活动。从今年起,在全市开展“先进乡镇党委示范、先进村党支部示范,带动后进村、带动贫困户,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努力在全市形成先进更先进、先进带后进、中间赶先进,“双强”(政治强,自己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党员致富能手带农户的新局面。这项活动的开展,赋予学习先进典型以新的时代内涵,在服务群众中体现党的先进性,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先进群体现象”的有益启示

这些先进群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和谐农村建设,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市45%以上的农村党员、60%以上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全市1万多名“双强”党员、致富能人进入了村级班子。

新乡市“先进群体现象”,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探索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从新乡先进典型成长和市委坚持不懈抓典型的历程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保持先进性的关键是要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新乡市形成了先进更先进、先进带后进,中间赶先进的良好局面,找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为先进典型保持先进性提供了直接动力。

探索出了农村基层干部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子。农村干部由于受文化素质、传统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制约,往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有的农村干部不满一届便中途下台。如何引导农村干部健康成长,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乡市的主要经验就是形成了树典型、育典型、管典型的有效机制。同时从先进典型自身来说,在实现由后进变先进的“星路历程”中,他们经受了种种磨砺,经受了苦与乐、公与私、是与非、荣与辱的考验,依靠并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最终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成为时代先锋。这样的先进典型,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深受人民群众认可,自然就会迸发出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探索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有效模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来建设?新乡先进典型的成功之路为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借鉴。这些先进典型依靠自身力量,艰苦创业,发展工业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保持村容整洁,建设农民新村;倡导文明新风,树立崭新形象,在建设社会新农村的道路迈出了可喜步伐,取得了巨大成就。由此可见,通过抓先进树典型,促使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先进、争先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将大大有利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