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通俗理论读物的魅力和睿智

2006-08-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顾海良 我有话说
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连续出版数年,在通俗理论读物方面多有建树,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引起理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使人感到振奋的是,读物的组织者和编写者,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勤奋工作,精益求精,近日出版的2006年度的《理论热点面对面》无论在内容撰写上还是在版式编排上都有创新,更创佳绩
。我认为,《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一书充分展现了理论的魅力和理论表达上的睿智;这是一部咨政育人、解疑释惑、统一思想、普及理论知识的重要通俗理论读物。

选题精当,聚焦热点,直面难点,在理论上具有全面、准确的思想内涵。这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积累多年而形成的特色,今年尤为突出。《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选了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20个理论热点问题。所谓“理论热点”,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而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些模糊而又必须澄清的基本认识问题。一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对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政绩观、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理论和现实问题,逐一围绕主题进行全面准确的阐述;另一方面,对医疗卫生、教育、住房改革、农民工、权力腐败、社会公正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突出社会问题,也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既反映了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又有解疑释惑的现实针对性;既有高屋建瓴的总体把握,视界宏阔,思路高远,又紧扣时代脉搏,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党建、社会生活等诸领域,紧紧抓住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惑,充分体现了干部群众的理论需求;既注重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又强调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适时地对重大理论进行权威解读,解决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从而使广大干部群众从理论学习中获得思想启迪。

注重理论与群众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旨趣。这是《理论热点面对面》坚持多年而形成的风格,今年更为鲜明。马克思有句名言: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人民大众需要理论,理论也需要人民大众。有智慧就不用板起面孔说教。相反,捏腔拿调、空洞无物的理论说教,往往会脱离甚至失去绝大多数读者;而只在表面现象上兜圈子,牢骚满腹、一味媚俗,又会损害理论的科学性。因此,怎样对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作出理论回答,既体现理论的权威性和先进性,又发挥理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一直以来都是理论宣传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一书,勇于直面理论难题,敢于剖析社会矛盾,针对人们的思想困惑加以正面引导,用最新素材阐述理论问题,用身边事例说明深刻道理,不回避问题,不避重就轻,不转弯抹角,不隔靴搔痒,有的放矢,在内容编排和事例选材上,把握时代脉搏,顺应人民大众之需,从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入对问题的阐发,娓娓道来,条分缕析。这样的通俗理论读物才能开启理性的天窗,吸引干部群众对理论的学习和运用。

表达形式上注重通俗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是《理论热点面对面》探索多年而形成的特点,今年更有改进。写好通俗理论读物绝非易事,它既要求作者们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深厚的学养,更要求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透彻明了地把理论表达、传递给广大读者。从而将一些严肃课题和宏大主旨,化作入耳入心的轻松话题。在这里,无须抽象的概念演绎和繁琐的逻辑论证,而是让厚重的历史、鲜活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说话,在实在中蕴含真知,于平凡中透射灼见。《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一书做到了这些。它通俗但不庸俗,浅显而不肤浅,既通俗易懂,又具有理论深度和权威性。在结构设计和内容编排上力求创新。全书图文并茂、文笔畅晓、意境清新,可读性强,引人入胜,使读者于感染中激起思想共鸣,产生对理论的盎然兴趣。文中插入了许多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阅读提示和插页卡片。文尾增设了“深度阅读”、“相关链接”,为读者深入学习、继续研究,真正起到打开窗口、清醒思想、明了路径的作用。

(作者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