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现代学人的心灵史

2006-08-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纪人 我有话说

自从白话诗一统天下后,很少再有人去关注旧体诗的创作。然而,事实上,不少以白话诗著称的现代诗人时或也写点旧诗,甚至在其晚年阶段,完全“复古”;尤其是一些古典修养极高的学者,他们在学术之余言志抒情,基本上都取旧诗的形式。但显而易见的是,对20世纪旧体诗创作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位的。而对20世纪学人

的学术人生研究,也很少兼顾其大量的旧体诗创作,往往“重其学术而轻其诗”。事实上,他们的诗歌创作最真切地记录了自我的心境,对理解学术大师们的心路历程和人文情怀,乃至其学术活动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窗口。刘士林君的专著《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正是在上述诸多方面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空白。

学人之诗在中国自有独特的渊源,根据作者的研究,其远源可以锁定于宋代的“才学诗”或议论诗,其近源则是晚清民初的“同光体”。刘梦溪先生认为这是士林的一个“学术发明”,我也作如此观。他指出,“学人之诗”概念的始作俑者就是清末民初的同光体诗人陈衍,陈衍在评价大学者钱基博时说“??勉?,不愧学人之诗”,这是此概念在中国诗学中的首次出场。20世纪的学人之诗沿着同光体开辟的方向前进,不仅有新的历史语境下的家国之感,而且深得其“喜用冷僻故实”、“寄托遥深”的“暗码系统”。

《20世纪学人之诗研究》除了总体上的厘定、识别和概括评价外,还用大量的篇幅进行了个案分析。这些个案研究大多能够凸现出具体对象的学术个性和诗学成就,同时连贯起来也构成了对学人之诗的总体描述。此外,我认为这些个案研究还有几个重要特点:

一、知人论世式的研究。士林对20世纪学人的个人身世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深入的了解,对他们接受的学术训练、养成的学术旨趣以及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掌握甚详,对他们在特殊环境下的“辛苦遭逢”和坎坷命运有了解之同情。虽然讨论的是学人之诗,但绝不满足于封闭式的文本研究,而是把他们的诗作与时代、个性、学术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予以读解,把诗的分析与语境阐释、学人的身世个性与生命体验的分析水乳交融地统一起来,因而其阐释常能直抵学者诗人们的骨髓、灵魂,渗入其人格世界的隐秘部分。

二、意象分析与学理分析的互渗。学人之诗的主要特点是“象”与“理”兼而有之,因此对其分析要兼顾其诗中有象和诗中有理,偏废或割裂都不能得其精髓。士林对学人之诗解析的独到之处就在于通过意象与学理的深入读解与梳理,直接还原其精神实质和美学意蕴,深得每位学人诗作的理趣。如他通过对陈寅恪诗中“旧巢”意象追根溯源的原型分析,认为寻觅或回忆“旧巢”的思想感情在许多旧日世家子弟的诗学中随处可见,成为他们从事著述与表达生命真实的直接原因。联系陈寅恪注重政治与血缘关系的学术研究,认为“对中国文化的旧巢感是陈氏之诗的主旨,是他历史感慨特别深刻的原因”。

三、注重相互印证与互文关系。20世纪的学人既有各人特殊的经历与个性,又有大的历史语境方面的相似性或学术旨趣和审美取向的异同。士林在进行个案分析时,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中互相印证,构成了其学术文本内部的对话关系,在互文中显示彼此的异同。

四、正视学人之诗的两难处境。学人之诗存在着“学”与“诗”、“理”与“情”、“思维”与“直观”难以调和的矛盾。士林并不认为他所品评过的所有学人在他们的诗作中都达到珠联璧合的境界。如他认为现代通儒马一浮的诗就没有解决好这些矛盾,因而其诗“近于道”而“失于诗”,“义理竞繁而兴寄全无”。在他予以更高评价的学人诗中,给出的结论是各有侧重的。如认为王国维为20世纪学人之诗奠定了“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两种基本范式;萧公权是“最有诗才的现代学人”;吴宓是“最具诗人气质的现代学人”。

《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观照了中国现代学人的旧体诗创作,并作出了系统的阐释和富有独创性的研究。它已经突破了文学批评意义上的作家作品研究,而是对“超学术之学术”的研究。士林的本意就是提供一部微型的现代学术思想史,我认为是已经达到了的。不仅如此,它还是一部中国现代学人的心灵史。因为它在学人之诗冷僻故实与寄托遥深的背后,直接还原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

刘士林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