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办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印刷出版大学

2006-08-2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北京印刷学院位于北京南郊史称“天下首邑”的大兴区黄村卫星城,其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所属文化学院印刷工艺系,1961年院系调整,印刷工艺系并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基础上组建北京印刷学院。建院以来,学院立足实际,抓住机遇,励精图治,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

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办学理念、育人模式、内涵建设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办学实力不断提升。

以理念铸灵魂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战略机遇,学院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审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与趋势,遵循“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实为要,民主办学”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凝练并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服务观”、“质量观”、“教学观”、“特色观”和“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学院的办学思路。

在服务观上,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方针,牢固树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紧密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新闻出版业需求,充分发挥学院印刷、出版学科专业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为首都经济建设和国家新闻出版业发展做出贡献,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印刷、出版等传媒领域高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在质量观上,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观念,主动适应高等教育现阶段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生命线的意识,各级党政一把手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始终把质量工程作为学院内涵建设的关键,不断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建立科学质量标准,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在教学观上,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观念,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主体地位,学院一切工作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整体合力。

在特色观上,树立学院发展关键在“办出特色”的观念,不断强化“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树立学院发展的关键在“特”与“优”的观念,进一步完善并强化“工科与文科结合、艺术与科技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育人模式,打造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及校园文化特色,在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和学术领域构建一支国内知名、行业一流的师资队伍,坚持走“特色兴院”之路。

在发展观上,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办学效益,走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协调、集约化办学、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以本科教学为主体,实现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高职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

以特色谋发展

学院作为一所以印刷、出版业为依托的高校,自建院以来,一代代北印人始终以传承和弘扬中华印刷文明,立志振兴和繁荣中国印刷出版业为己任,大力发展印刷出版教育,不断探索创新,从而形成了“传承中华文明,创新育人模式,培养印刷出版专门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第一,增强历史责任感,以传承和弘扬中华印刷文明为己任,不断探索印刷出版教育规律并构建学科体系,为培养印刷出版高级专门人才搭建了学科专业平台。

被称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屹立在学院校园内的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的塑像和建在学院的中国印刷博物馆,成为北印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和开展印刷文明史与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基地,时刻激励广大师生秉承中华文明和振兴中国现代印刷出版业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向世人展现中国古代印刷文明,学院科研人员加强民族印刷文化遗产研究,并在印刷史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完成了“毕?活字印刷术还原试验”等重大课题。

为培养印刷出版高级专门人才,学院不断探索印刷出版高等教育规律,建立起研究生、本科和高职、成人教育等多层次教育格局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印刷、出版学科体系,形成系统完整的专业群。目前,学院有6个研究生专业、17个本科专业、19个高职和成人教育专业,形成了以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为支撑,以信息视觉再现和传播为学科核心的现代印刷学科体系,形成以新闻出版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和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为支撑,以信息传播和管理为学科核心的现代出版学科体系,构建了与现代印刷出版传媒业配套的相关学科专业群,为培养印刷出版人才搭建了学科专业平台。

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在国内印刷出版等传媒领域中已具有重要影响。拥有北京市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编辑资料研究中心、期刊研究所和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学院学术骨干在国内印刷、出版、包装以及相关学术和行业组织中担任一系列重要职务,对国内印刷出版学科及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进一步突显了学院在出版、印刷等传媒领域的学术交流、知识创新、服务咨询、高级人才培养的优势地位。

第二,不断总结并凝练形成了“工科与文科结合、艺术与科技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育人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印刷出版高级专门人才。

注重工科与文科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印刷出版业作为多学科高度交叉和融合的产业,要求从事出版、设计、营销、印刷、计算机、信息和管理人才跨越多个学科。大力推动学生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之间的渗透,使印刷等工科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文科知识和素养,使出版等文科专业的学生也具备一定的工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和实践体系建立等方面,十分注重加强工科与文科的结合,努力开展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促进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工科与文科的互补,学生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拓展知识面,有助于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并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完美统一。

突出艺术与科技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技术运用能力。艺术与科学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和促进的。因此,学院将艺术与科技结合作为培养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融入艺术教育,突出对学生科技能力与艺术素养结合的培养,并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美育模块,同时针对印刷工程、包装工程等专业需要,开设了《版面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等艺术类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工科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同时,在对艺术人才培养中,不断融入印刷、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工科知识,开展了科技类课程教育,重视并加大艺术教学环境的数字信息化建设,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实现了艺术专业全程教育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完善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过程,将科技应用技术体现到艺术设计中。积极探索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开展了对多媒体、网络等新媒体领域设计人才的培养研究,形成了特色教育品牌,1997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非常重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始终坚持把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途径,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与第二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形成了科学合理和内容丰富的课内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和开展学生科研立项等活动,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以质量为命脉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学院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投入优先教学,制度保障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良好局面。

领导重视教学。学院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办学第一要务,定期研究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每学期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总结研讨教学工作。每年暑期召开中层干部会,研讨教学工作。院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调研教学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参与授课、听课、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等各个教学环节,确保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投入优先教学。学院坚持执行财务预算制度,在经费投入上优先保证教学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制度保障教学。学院在人事分配、职称评聘、教学成果奖励及人才引进等制度的制定方面,都优先考虑教学工作。先后建立并坚持实施了教学质量评价与奖励、教学改革立项、教学成果奖励、领导干部听课、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学督导、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室评估、教学信息反馈、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教学工作考核一票否决、教学及教学管理事故处理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有力地保证了教学。

管理服务教学。学院各职能处室按照“一围绕、两服务、三贴近”宗旨主动为教学服务,围绕教学中心做好本职工作,齐心协力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整体合力。

以和谐育英才

和谐教育包括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和谐、学校与家庭、社会和谐诸方面内容。以和谐育英才是学院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学院非常重视加强师德建设,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倡导教师以先进的知识技能武装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真正符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在建设校园环境方面,学院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和谐的校园硬环境,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喜爱、依恋的家园;以人本理念构建和谐的校园软环境,完善助学体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治疗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协调和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兼顾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和谐、自由的发展。

建校近30年来,学院已为我国新闻出版、印刷包装、艺术设计及其他行业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他们分布于印刷出版等传媒领域,遍布祖国各地。他们有的活跃在印刷出版领域第一线,如中国印刷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知名印刷出版企业,有的就职于传媒领域的管理、教育机构,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各省市新闻出版局、各大学与研究所,已经成为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正带领着更多的印刷人为繁荣我国印刷事业努力前行。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