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绿色”增值增效

2006-09-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邵文杰 我有话说
新农村建设中的首选产业

记者从黑龙江省有关部门了解到,经过6年多的强力推进,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490万亩,比1999年增长14.9倍;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化、专业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24个,直接参与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多达53万户。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绿色食品收入1100元,占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正是绿色食品产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不但在几年间迅速成长为黑龙江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还成为当前各地新农村建设中的首选产业。

黑龙江省绿办主任张希良说,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不断优化的过程,近年来通过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食品,黑龙江省无公害等级以上的优质农产品已达到47%,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同时对农民增收的牵动作用也越来越强。

品牌效应增强

专家指出,全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局面。绿色食品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有机食品提升了竞争优势,获得了较快发展。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在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的食品质量抽查中,绿色食品未发现质量不合格产品。全国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0个绿色食品大型标准化基地进入为期一年的创建期,基地原料作物种植面积达3230万亩。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发展绿色食品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扩大出口。陕西渭北绿色食品苹果基地面积已扩大到300万亩;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绿色食品生产收入已达1100元;全国绿色食品出口增长速度接近30%,出口额约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

目前,国际上类似我国绿色食品的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生产和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也在迅速扩大,这对我国绿色食品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在标准、技术、管理、贸易等方面进一步与国际相关行业接轨,中国绿色食品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精品和名牌形象,促进中国绿色食品的出口创汇。

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发和管理水平,扩大规模效益,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将继续向农业、食品、轻工、环保、卫生、外贸等相关行业和部门延伸,而且也将形成自身产业发展的一个完整体系,包括: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产品开发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人才培训体系。

发展前景美好

21世纪将是一个“绿色”世纪,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承诺的基础上采取大规模实质性行动。在生产领域,日本推出了“环保型农业”发展计划,澳大利亚推出了“洁净食品”计划等等;在消费领域,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崇尚自然、注重安全、追求健康的思想将首先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在国际贸易领域,对食品卫生和质量监控越来越严,食品生产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食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前经过权威机构按照通行的标准加以认证。

我国农业长期处于“弱质低效”状况的一个致命弱点是农工商分离、产加销脱节,而开发绿色食品实现了上述环节的有机结合,因而就提高了农业和食品工业的经济效益。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为农产品和食品实现较高的附加值创造了条件。绿色食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着较好的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和潜在需求,可产生巨大的滚动增值效益,绿色食品事业的前景将会十分广阔,前途将会十分美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