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郑四来:不一样的农村“新贵”

2006-09-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雷柯 夏斐 我有话说

郑四来的青春伴随着传奇故事。1993年,年仅17岁的他,只身来到深圳,历尽委屈和挫折。5年后,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申请到美国杜邦公司菲林产品的中国总代理权。2001年,公司净资产已达1500万元。2002年,郑四来回家乡办企业,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同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湖北省通城县七里乡是郑四来的家乡。

9月5日,记者来到这里采访。

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事

通城是湖北省最南端一个不通高速公路、不通铁路的山区小县,而麦市镇七里村则距县城17公里。

切割、焊接、精磨……10多道工序后,两元钱一根的小钢棒就成为38元钱一支的微型钻头,热销到沿海城市和印度、东南亚等地。这个项目是我国目前唯一生产此类产品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这就是郑四来的亚科微钻公司。

郑四来离开繁华特区,回到一个地处鄂南边陲的山区小镇,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连他的家人也极力反对。

但郑四来义无反顾地投入进去,从最初的500万元投资,到后来投资1100万元兴建亚科微钻项目,再到今年投资1200万元启动亚科微钻二期工程,他经营的领域越来越宽。

郑四来用一段话很好地解释了自己的行动:“我在外闯荡了十年,在这十年中,我没有一天不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别的地方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可是和家乡的发展相比我个人暂时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有家乡政府的鼎力相助、政策扶持,只要选准了项目,科学管理,穷山沟里同样能干出一番事业!”

回报家乡才是我的本意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我家乡的那条小路也能像深圳的大马路一样,一到晚上就亮堂堂的。村里的乡亲们能在马路上散步,在广场上跳舞。”郑四来告诉记者。

在亚科微钻厂里,记者访问了好几位员工,他们每个月的工资1100元,还有毛巾、纸巾等劳保用品。

2002年至2004年,郑四来投资创办的通塑塑胶制品厂和亚科微钻(湖北)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解决了村里50多人的就业问题。今年,他又投资1200多万元,将亚科微钻工程扩建,预计年生产产值可达1.5亿元,利税300万元,再安置60余人就业。

郑四来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资金扶持家乡的公益事业建设。他为通城一中、棋盘小学的兴建捐款5万多元,为村里打水井、修公路捐资3万多元。今年,他又投入6万多元为村里修了一条水泥路。

一名叫谭南非的农民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我老伴有脑梗塞,家里本来就穷。今年孩子考上大学,如果不是郑总给我家4000元钱,我两个孩子是不可能读书的了。”

“回归经济”成亮点

2001年前的七里村只有一个企业。如今,亚科微钻(湖北)有限公司、七里山矿泉水厂、竹木筷子厂等一批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安置村民就业100多人。

近年来,在郑四来的影响下,咸宁市和通城县在外创业成功的人士纷纷回乡投资,以实际行动反哺家乡。目前,该县回乡创业人员投资5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达到105个,入园落户回归企业30多家,总投资5亿元,年新增产值8亿元。回归经济已成为通城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

郑四来充满信心地说:“深圳当初就是一个小渔村,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山村。现在的小渔村成为了国际化的大都市,谁敢说若干年后我的家乡不会成为一个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