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任重道远

2006-09-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炳升 我有话说

徐德龙1952年出生,兰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长期从事硅酸盐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

究、推广和教学工作。对以新型水泥干法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而新颖的观点、概念、见解和建设性意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来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非常英明和正确。在高级专家理论研究班学习研讨时,徐德龙院士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之兴衰,人才为本。大学如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是今天我国高校面临的关键问题。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

高校承担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历史责任,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高校同时又是我国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是我国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之一,是开展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生力军,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科技专家的徐德龙,深知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他不仅身体力行创办了集教学、科研和新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粉体工程研究所”。还先后开发了3个系列的X・L型技术,使国外引进的3种立筒预热器窑产量翻番,热耗下降30%,水泥熟料质量提高;创造性地提出了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理论并建成了4条生产线;主持设计了4条全世界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冶金渣水泥生产线,为我国水泥生产作出了极大贡献。

正是从自身科研经历,徐德龙校长认识到:“努力办好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提供足够的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对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与我国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需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宏伟目标相比,我国高校目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仍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需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有待形成,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师资力量不够强,缺乏世界一流大师,教师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和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有限的资源分配不公,国际化水平低。

尽管如此,徐校长对我国高校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有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有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有高校广大教职员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高校一定能担负起创新人才的培养重任。

要强化高等教育的创新精神

大学是诞生思想和文化的地方,不能众口一词。徐校长认为,大学不仅需要大师,还要大气、大度。要大力弘扬不唯书、不唯心、不唯洋、只为实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传统思维定势,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在高校建设管理中,徐校长十分注重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他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努力构建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学术环境。要提倡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创建一个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事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努力保持学术道德的纯洁性,提倡“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美半句空”的治学精神。扼制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浮躁心态,规范和弱化各种不必要的评估,使广大教职员工能一心一意从事切实有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徐校长提出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启发学生的主体和内因意识,增强大学生自我成才的觉悟。坚持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成才环境,使大学生们在一个健康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品行。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名人和优秀学者的讲座,使大学生们学有榜样,行有楷模。总之,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除此之外,还要在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上下大工夫。坚持工科院校的年轻教师深入生产一线保证锻炼提高的一贯做法,加快产学研结合攻关的步伐,加大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际一流学科学习或合作科研的力度,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提高高校师资水平,为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办好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和探索。回顾前一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徐校长认为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改革遗留下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妥善解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社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建功立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