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坚守在两极

2006-09-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雷柯 本报通讯员 程盼盼 我有话说

从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创建长城站到首次创建中山站,从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赴北冰洋考察到中国首次北极黄河站建站,在被誉为“人类极限”的两极地带,到处都留下了武大人的足迹。

以征服“两极”为己任,以生命为代价,多年来,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在地球两极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22年倾力两极科考

自1984年l1月首次组织中国南极科考队,我国已进行了22次南极科考,武汉大学每次都派员参加。目前,已有近70余人次参加过南极科学考察。多年来,该校的科考队员参与建立了我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绘制出了我国第一张南极地图和世界上第一张南极内陆地形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取得了一大批考察和科研成果,在我国高校中独树一帜,为我国的极地科考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北极考察史上,武大人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有史可查的第一位进入北极圈、抵达磁北极的中国人,就是武汉大学的高时浏教授。1996年4月4日,鄂栋臣教授首次将我国国家测绘标志安置在北极点,并测出北极点距北京的最短距离,填补了我国测绘史上的一项空白。

1991年,武汉大学成立极地测绘科学研究机构――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十多年来,在国家测绘局、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和学校的关心支持下,中心在极地测绘科学考察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极地研究基地建设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何梁何利基金地球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六项、省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与此同时,“中心”在极地考察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还创造性地将现代测绘高新科学技术与空间信息技术等应用于地球两极地区科学考察研究,从而为我国测绘开创了一个新的科学研究领域。

2005年1月8日,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与黑龙江测绘局极地测绘工程中心合作成立了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的成立,给“中心”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中心”主任鄂栋臣教授曾五次赴南极、四次赴北极,是全国惟一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和中国首次北极站建站的“四首次”参加者,是我国唯一一个同时参加过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北极黄河站三站创业建站的人。

1999年1月8日,鄂栋臣代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南极地区测绘与遥感应用研究课题组,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江泽民、朱?基、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该项研究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突破技术难点,通过理论方法研究上的创新,开创性地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南极环境、符合中国国情的南极现代地壳运动研究方法和南极各类人迹难近冰貌测绘制图的特殊工艺流程。由于研究中采用创新技术,该项目研制并提供使用的各种地图、影像等,不仅为国家南极考察节约了几百万元资金,而且为多学科考察减少了大量艰苦的野外工作。尤其是中国深入南极内陆冰盖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如果没有测绘研究成果保障,将寸步难行。该项成果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南极考察地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武大再创新纪录:由该校党委书记顾海良带领的中国高校首支南极考察团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归来。在为期20余天的考察活动中,考察团成员克服天气恶劣、气候寒冷、旅途疲劳等困难,相继访问了智利大学、中国南极长城站、智利南极考察站、俄罗斯南极考察站等地。在被称为南极考察“桥头堡”的地区,武大代表团与智利大学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协商,双方就今后在极地考察和科研领域的协作和文化交流达成意向性协议,为武大与智利大学以及南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代表团还密切了武大与俄罗斯等国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了武汉大学的国际影响。

极地测绘开拓者一线坚守

作为我国极地测绘科考方案的设计者、中国南北极测绘科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武汉大学的鄂栋臣教授从1984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开始,已主持了22年的中国极地测绘科学考察重点项目研究。他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首次南极测绘科学考察”、“南极现代地壳运动和遥感成图”等重点项目的研究,多项研究填补了国内或国际空白,为中国极地科考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2年来,他坚守在极地考察的第一线,在中国极地测绘研究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建立起了中国西南极、东南极大地测量原点、高程系统和完整的测绘基准。他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上亲手建成了中国境外独立自主的三个GPS卫星常年跟踪站,探索出了在地球两极特殊自然环境地区开展南极地球动力学、极区重力场、南极冰雪环境和海平面变化等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为我国测绘与遥感信息工程科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在我国无法花巨资实现常规航摄成图时,为了保证国家多学科考察急需的地图使用,他创造性设计技术方案,利用直升飞机作为升空平台,采用普通非量测型120相机航拍和地面布标控制等措施,历时三个南极夏季考察时间,克服南极环境中的困难,成功地测绘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国际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第一套大比例尺地形图,探索出南极露岩区小像幅航空摄影成图方法,解决了东南极科考所需地形图问题。这一成果为国家节省了巨额经费。

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南极Grove山地区,为寻找陨石和进行地质填图,国家下达了测绘任务。鄂栋臣组织课题组,冒着生命危险,克服南极内陆高寒冰原区难以想象的困难,采用DGPS空间技术,高精度实地测定14000个GPS点,成功地绘制出世界上第一份1:25000人工测定的精确地形图。这一地形图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极珍贵的科考成果。

在国际上存在领土要求的南极洲,鄂栋臣主持测绘覆盖南极近20万平方公里并具有国家版图象征意义的各类地图。经鄂栋臣命名的南极地名就有300多个,而且它们都先后获得了国际SCAR的承认和公布,这不仅填补了南极自古以来无中国命名地名的历史空白,而且有力维护了国家在南极的权益。

因其为中国极地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他的科研成果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998年、2002年他又以第一获奖者的身份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地球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曾两次荣立国家南极考察二等功,获得湖北省宣传工作创新奖,曾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普作家”、“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科技精英”等荣誉称号。

科考梯队接力相传

2005年18日3时16分,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队员、武汉大学博士生张胜凯手中的GPS接收机显示,这个最高点的位置是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国际上首个从地面进入该点展开科学考察活动的国家。

今年29岁的张胜凯是武大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鄂栋臣教授的博士生,他已是二赴南极,是中国第19次南极科考队格罗夫山野外综合考察队“八勇士”之一,参与了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进行大规模卫星大地控制网的布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在该地区布设测绘控制点最多、控制范围最广的国家。南极DomeA登顶科考,张胜凯承担的任务之一是沿路导航,寻找和测定DOME-A区域的最高点,并在考察沿线布设监测冰盖运动的24个高精度GPS定位点。

中国人成功踏上了DOME-A的最高点,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与当初登上南极大陆具有同样的意义,弥补了其他国家在南极内陆考察的一个空白区域,使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南极大陆的本来状态,也为我们国家今后在南极内陆DOME-A地区建立新的科学考察站进行前期的工作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此次科考的圆满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南极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缔造了中国科技文明史上的又一次辉煌,同时也是全人类探索自然的又一壮举。

湖北省第一位参加过南极考察的女科技工作者周春霞也来自于武汉大学。2000年冬,我国组建第17次南极科考队,还是学生的周春霞主动请缨。身着红色羽绒服的她,勤奋、机敏、能吃苦、性格乐观开朗,被中外队友们誉为“极地上的一朵红梅”。正是这朵“红梅”,让外国人对中国的大学生“赞不绝口”。

事情发生在捷克科考站修的一条通往海边的小路上。因为要保护环境,队员们每次到海边时都极为小心,惟恐惊扰南极上的动物、破坏植物。周春霞更是如此,她时常主动清扫路上垃圾,并将垃圾分类装好,送焚烧炉处理。一些外国队员见她如此注重环保,感叹道:“不愧是中国的大学生!”

艾松涛在南极科学考察中是GPS国际联测等多项项目的现场执行人,与队友在长城站扩展卫星GPS控制点,成功完成了对长城站大地控制网的改造,荣获“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队优秀队员奖”;2004年,他作为全队年纪最小的队员随队参加中国北极黄河站建站和科学考察,成功完成了预定的科考任务――建立中国北极GPS卫星跟踪站和建立北极地区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在鄂栋臣、陈春明等老一辈科考专家的培养和带领下,武汉大学极地科考的新生力量正异军突起。王泽民、庞小平、周春霞、艾松涛、张胜凯、沈强、孟?等一大批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已开始承担我国两极科考中的重大科研项目,并在各自的领域内作出突出成绩。他们也将成为未来我国极地科考的“中坚力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