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农手记》的反响和启迪

2006-09-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国祚 我有话说
《三农手记》是郑金兰同志的力作,由作者下乡的工作日记汇集而成。

这本书是一位到山东潍坊挂职锻炼的青年同志送给我的。这位青年同志回来后有明显进步,很成熟、很有责任感。问他在潍坊锻炼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毫不迟疑地说:“那里一些干部很敬业,有经验、有才干、有水平,值得自己学习。印象最深的是潍坊市

委副书记郑金兰。”他还拿出一本《三农手记》说:“只要读读这本书,您就会同意我的观点。现在报刊上和互联网上有不少关于这本书的评论。”

我查阅了一下《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果然如此,有不下60余篇关于《三农手记》的评论文章。这些发表评论的同志有的是编辑,有的是干部,有的是理论工作者,也有的是作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赞扬郑金兰和她的《三农手记》。看得出,这些评论文章显然不是哪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组织撰写的,更不属于那种文化市场的商业炒作。这就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党政干部的下乡日记,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人们从《三农手记》中究竟看到了什么?

透过这些评论可以发现,有人从中看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认为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并由此提出应该“让‘下乡’成为一种常态生活方式”;有人从中看到了地方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大姜”可以“点石成金”,“卖樱桃也要‘两手抓’”,“发了火”却“保了西瓜”;有人从中看到了可以借鉴的工作思路和应该加强的工作重点,强调“‘取经’要留一手”,强调要“积极应对农畜产品的封关限制”,要“保护供水水源地”,要“协调解决人畜饮水困难”,要“尽快转变用人观”,“坚持诚信才能把握先机”;有人从中看到了郑金兰同志“用心、务实、为群众”的“农民情结”,说她“把农民当作朋友,农民把她当作老乡”,说她“把对农民的深厚感情融入血脉”,说在她身上能看到“一个时代党政官员的精神风貌”;也有人从中看到了作者的文学修养和功力,说《三农手记》“大气、厚重、质朴”,以“自然、朴实、健朗”的语言描述了“土地情、乡亲情、同志情、母女情、夫妻情、母子情”,突出体现了作者关心“三农”、锐意进取的大境界、大情怀、大主题,显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超众的艺术天赋”。

受众多评论文章的诱导,我也认真地读了这本书。一经开卷,则难以罢手,这的确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这本书好就好在它清新质朴,内涵丰富,直白而寓理,以小见大,润物无声。客观地说,上述那些评论文章都是比较中肯的,虽然不乏过誉之词,但那应看作是认识准确欠佳,但态度尚属真诚。郑金兰其人其事其书确有可学可鉴可圈可点之处。在我看来,读《三农手记》给人的启示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深入调研是领导干部了解国情、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三农手记》所以能清晰地反映潍坊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反映潍坊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反映潍坊以农业产业化主导型的小城镇发展模式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反映潍坊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子,没有作者的深入调研和身置其中显然是做不到的。

二是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是解决好“为了谁”和“依靠谁”的必要条件。《三农手记》所记录的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干部群体,在潍坊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探索历程中,都是围绕着“为了谁”和“依靠谁”来实践的。假如解决不好这两个课题,就不会有今天潍坊所取得的成就。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让农民得到最大的实惠,正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出发点。”

三是善于从实践中升华理论是优秀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三农手记》虽然是工作纪实,但有不少理论政策思考。例如,在阐述潍坊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如何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时,提炼出一个深刻的理论认识:“一个龙头企业,既是一个生产中心、加工中心,又是一个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科研中心,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带动是全方位的。”再例如,在反映潍坊如何解决人畜吃水问题时,从实践中概括出一个思路“水库连水库、瀑布连瀑布,拦截地表水、补给地下水,营造大环境、改变小气候”,这个思路生动形象,系统明确,富有理性,读来上口,易懂易记。

开卷有益,见仁见智。我认为,《三农手记》能给各类读者、尤其是党员干部以启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