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踏访诺奖得主黑塞的瑞士故居

2006-09-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刘军 我有话说

 

黑塞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德语作家。1919年,年届不惑的黑塞来到瑞士意大利语区提契诺州定居并于1924年加入瑞士国籍。他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南麓一个安静、祥和的小村蒙塔聂拉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长达43年之久。在这里他完成了《席特哈尔德》、《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荒原狼》和《玻璃球游戏》等传世作品。1962年,这位被称为“浪漫主义最后一位骑士”的世界级作家去世后被安葬在他的“第二故乡”蒙塔聂拉村墓地。

1997年,黑塞故居已经改造成黑塞博物馆。故居后面是一个花园,鲜花点缀在绿草上,附近有一座黑塞的雕像。穿过花园来到故居正面,只见淡绿色的百页窗向外敞开着,给这座灰白色雕刻着花纹和塑像的三层小楼增添了些许亮丽的色彩。在博物馆内漫步,这里保存着黑塞当年使用过的物品:一台老式打字机、一件四个口袋的白色衬衣、一些手稿和在各地的照片、留影,静静地讲述着这位来自德国的、瑞士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传奇一生。在蒙塔聂拉村墓地的一个角落里,记者找到了黑塞的墓穴――低矮的墓碑上仅简单地刻着他的生卒年代。如果没有看墓人的指点,根本不会注意到这里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长眠之地。没有蜂拥而至的朝圣者,惟有祥和与安宁。“这里的阳光更加温暖、灿烂,这里的山是红色的,这里出产栗子、葡萄、杏仁和无花果。这里的人也很好,有教养且友善”,黑塞曾这样描述他眼中的蒙塔聂拉村。有了这样的环境和人们为伴,黑塞选择在这里长眠也就不足为奇了。

黑塞1877年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他少年时代曾进入神学院学习,但他认为神学院的教育扼杀智慧和人性而出走,同时遍读了家中的藏书和各类新旧文学及哲学书籍。黑塞自称这个阶段的收获比正规学堂的学习收获更大。正是“自学阶段”奠定了他对东方宗教的兴趣以及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沉浸在个人理想王国中的黑塞21岁就自费出版了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接着又发表了散文集《午夜后一小时》,但都未引起反响。直至1904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问世才引起轰动。

黑塞1919年来到蒙塔聂拉时,正是他人生最消沉的时期,他的家庭生活一团糟,曾试图自杀。起先,村里人谁也不知道这位外国人是谁,他靠出售水彩画和文章度日。常常在花园中一坐几个小时,有时在恬静的乡村小路上长时间散步。一位当地退休的邮递员回忆说,第一次遇到黑塞的时候才6岁,那时黑塞刚刚搬到蒙塔聂拉来。村里的孩子们给这位行为奇怪、腼腆、常常若有所思且喜欢画画的德国人起了一个外号:糊涂虫。黑塞是一位非常友善和谨慎的人。但是,作为作家,他一天的包裹、邮件比全村人加在一起都多。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奖后,邮件数量激增,邮局不得不购买了一辆手推车专门为黑塞运送邮件。做事认真的黑塞总是细心地回复每一封来信。据说,他的亲笔信达35000封之多。黑塞是个喜欢安静的人,不喜欢社交往来,也不愿引起公众的关注。他在家门上写着“谢绝拜访”的字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重了黑塞对现实生活的失望。黑塞是坚定的反纳粹分子,正如他的朋友托马斯・曼和布莱希特一样,他发表文章抨击希特勒及纳粹的倒行逆施,遭到纳粹掌管的宣传机构的围攻。二战期间,他帮助过上百人逃离德国,其中一些人在他家留宿。但是黑塞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在1932年的《东方之行》和1943年的《玻璃球游戏》里,他进一步到东方哲理中去寻找理想境界。也许正因为他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使他成为一名经典作家,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主义的最后一名骑士。

黑塞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对东方哲理情有独钟,《易经》、《老子》、《道德经》等让他意乱情迷。黑塞一生致力于东方或中国研究。从1907年他为贝特格的《中国笛》所写的书评算起,到1959年发表的《中国传奇》为止,52年间,他对中国研究的成果不仅见于诗歌、小说、童话创作,而且还反映在传奇、寓言、成语故事以及为中国哲学、文学的德译本所写的诸多书评或小品文中。1911年9月至12月,他游历了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新加坡和苏门答腊等地,由于“辛亥革命”他未能实现访问中国的宿愿。虽然与中国擦肩而过,但他自认为,“亚洲之行最主要的、也许可以说最强烈的印象是中国人”,“和中国人比较,印度人的世界虽然色彩斑斓,却一切全都分崩离析。在东方,唯一令人钦佩的是中国人”。他的小说《席特哈尔德》讲的是一名印度佛教贵族的儿子是怎样超然地寻找自己内心的幸福和人生道路的故事。黑塞知道如何在凡

尘世界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在一个存在各种可能性的社会中,人很容易迷失自己,因此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极限,毫无畏惧地走自己的路。他写的是印度婆罗门教社会,但最后却“跑到中国”去了。他在作品快结束时写道:“那人穿着印度服装,他启程时是婆罗门和佛陀,却结束于道。”有的西方评论家认为,黑塞在《席特哈尔德》中所写的不仅是老子的学说,而且也向读者展现了老子本人。《玻璃球游戏》里的中国长老是公认的黑塞自画像,而那音乐大师更是老子的化身。然而,中国文化、东方文化毕竟只是黑塞的一种寄托,而黑塞始终是德国人,西方人。

黑塞的一生与他的作品一样充满矛盾。直到黑塞去世,评论界对他的评价也大相径庭,不少评论家认为他是“伪文学”的代表。然而,黑塞的成就是德国作家中罕见的。托马斯・曼甚至把《玻璃球游戏》与《尤利希斯》这样的现代派经典作相提并论。黑塞的著作被翻译成60多种文字,在全球销售量突破1亿册,使他成为20世纪读者最众的德国作家。德国文学在全世界的读者超过黑塞的只有格林兄弟。

黑塞用过的打字机刘军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