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素质教育需要素质社会

2006-10-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龚明俊 我有话说
素质教育提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这就是教育困局。河南学生从初中起靠拼时间换成绩,学生、老师和家长,包括基层的乡镇领导等人,也都在升学率的压迫下过着“苦日子”。9月18日中国青年报对此作了大
幅报道,《如何才能缓解教育困局》一文“无法给出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看来这困局真是困住了人们的头脑。

没有人不渴望素质教育,包括热衷应试教育者,而素质教育可望而不可及,这说明什么?大致可从教育与社会两个层面看。

教育困境是现实的,在现有教育条件下,几乎是别无选择的选择。高校扩招,升学压力并未缓解多少,重点院校成了争夺焦点,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河南省78万人参加高考,录取10万人,重点院校录取比例更低,那么师资力量或教育条件并不好的地方,除了时间和汗水,还有什么优势可言?如果强迫学校按照“要求”做事,结果只有一个:诸多孩子的命运将会因为“素质教育”而被毁灭,所谓对孩子们的同情,实质上是一种伤害。

教育困境更来自社会,单就就业而言,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普通岗位,学历都是必备条件,低学历、无学历者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平等竞争的机会。一个普通院校的素质高的学生与名牌学校低素质者竞争同一个岗位,占便宜的是后者。学历与职称、工资、升迁机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键性的联系。自学成才者的天空,比起过去,比起理想状态,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与其说社会需要人才,不如说需要学历;与其说这是人才济济的社会,不如说是学历泛滥的社会。

老师不傻,家长不傻,教育管理部门睁只眼闭只眼,也不傻。当社会判定人才的标准定格于学历时,负责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必然重视学历。拿到学历的办法固然有“素质教育”一法,偏离“育人”宗旨的应试教育更是成功的捷径。所以,要进行素质教育,固然可以培养出有素质的学生,但如果这种素质教育很可能丧失学生的前程,你不是在伤害学生、教育的利益吗?

允许社会唯学历(不是“才”“素质”)是论,不允许学校能唯分是教,这叫什么逻辑?正因为如此,炮轰教育从来没有停止,应试教育却“我自岿然不动”。可惜,这些大炮打错了方向,炸错了地方,不仅如此,还促使应试教育巩固了阵地,加强了防务,一边披上素质教育的外衣,一边强化应试教育的技巧,时间与汗水的市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增大。

在教育引导社会功能弱化的今天,“社会”正是教育的“上帝”,要炮轰的目标不是教育,而是社会。只有素质型的社会才会有素质型的教育,古今中外的人才实例都可以证明。所以,不容怀疑,应试教育的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主要责任在于社会的引导,将一切错误都归结到教育上来,是不明智的作派。在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首先需要呼唤“素质社会”。

素质社会,看似很大的题目,却能够找到自上而上的线索――政府。人民教育政府办,阻断应试教育的“发展之路”,依赖于用人标准的科学化,在实践中的监管措施及其力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