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改革促进和谐 以发展巩固和谐

2006-10-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翼 我有话说
金秋的中国,惠风和畅。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正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旋律。

从青藏铁路到三峡工程,从西气东输到南水北调,一个个重大工程捷报频传,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

从航天育种到“龙芯二E”,从枭龙04架首飞到禽流感灭活疫苗产业化,一个个重大科研项目获得突破性进展,创新型国家建设稳步推

进;

从西部大开发到东北振兴,从中部崛起到东部率先现代化,一个个宏大战略顺利实施,区域发展走向协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提出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正在变为各级党委政府和亿万人民生机勃勃的伟大实践。

科学发展的新坐标

不久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宣布:中国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系列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人文方面的需求。消息一出,举世瞩目。

专家指出,这标志着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统计指标体系正在向着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大步迈进。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中国根据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明确了自己的发展理念,这就是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我们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说,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只有又快又好的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一句“发展是硬道理”,释放出了无穷的生产力。近30年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创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300多万。回顾中国发生的沧桑巨变,可以说,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和顽强奋斗,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事业。

如今,我国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无论是社会安定有序,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都在于能否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各种矛盾,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只有把解决和处理好这些矛盾作为着力点,才能让人民群众直接感受到社会的日益和谐。

今年春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毛元竹指出,新的五年规划有别于以往历次五年计划的鲜明特点,就在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强调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十一五”规划《纲要》最主要的指标有22个,其中反映经济增长的只有2个,反映经济结构的4个,反映人口、资源、环境的8个,反映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的8个。“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数”等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主要指标中,而且被列为“确保实现”的约束性指标。

著名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认为:“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体系、发展文化卫生事业、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老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党和国家正在通过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解决的问题,这些都事关和谐社会的建立。一个令人欣喜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收益有多少为普通老百姓分享,将成为考察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

农村发展的新阶段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2006年1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扎实的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进一步指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农业稳,天下安。古人说:“食为政先”,“农为邦本”。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始终被视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近3年来,中央连续出台3个支农惠农的1号文件,力度之大,多年未有。

2005年是农业丰收的一年,也是农业转折的一年,粮食总产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291亿斤;亩产619斤,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农业税减免共减轻农民负担约220亿元。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实际增长6%;农业各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成效显著;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写入“十一五”规划。从1月1日起,我国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中央增加了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在“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下,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事业将取得进一步发展,城乡分割、农民工待遇等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9亿农民“轻装上阵”。

“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突出了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的14项重点工程。包括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和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改造、种养业良种工程、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农村沼气、送电到村和绿色能源县工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这些重点工程都涉及到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直接关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说,建设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总的来看,农村面貌依然落后。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在艰难爬坡,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后连年明显扩大,去年仍达3.22:1。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更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只有让9亿农民生活丰足,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邓伟志教授说:“目前,我国在一些地方搞了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我去调查了,他们的城乡差距是1:1.8,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浙江嘉兴就是其中一例。这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经验。”

有专家指出,只要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农民的收入能够持续增长,中国就不愁没有发展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极其重要。

区域发展的新天地

“如果贵州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人类发展指数仅刚超过非洲的纳米比亚,但是如果把上海比作一个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则与发达国家葡萄牙相当。”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对中国地区不均衡现象所作的描述。

邓伟志教授说,经济普查后,中国GDP总量的增多和世界排序的上升,掩盖不了均衡发展方面的问题,中国的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差距的扩大是社会发展的不和谐音。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贯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其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都蕴含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完整阐述了区域发展战略,即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目标是逐步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学者们指出,这一区域发展战略的特点是:第一,战略布局更加完整。首次把东中西和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阐明了四大区域的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全国一盘棋”、各地区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思想。第二,发展定位更加准确。西部地区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中部地区要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东部地区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发展重点更加清晰。针对资源丰富而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不足等突出问题,要求西部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要求东北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要求中部地区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第四,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同时,也强调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目前,四大区域正呈现出协调发展的崭新面貌:

西部大开发――5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投入4600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国家投入带动了社会投入,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国民经济发展逐年加快。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北沿边铁路日前已开工建设。东北地区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老工业基地正在改革开放中逐步振兴。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正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优势中日益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以“三个率先”为标志,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东部地区正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2006年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中国第一份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着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GDP核算)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的核算体系,能够更为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成果。告别“GDP崇拜”,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道:“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限。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之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我国古人就已认识到人的需求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邓伟志教授说,改革开放后,我国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经济翻两番。但2003年以来,随着高能耗行业投资的过度增长,经济运行越绷越紧,一些地区相继出现煤荒、油荒、电荒。过去我们搞经济建设习惯做加法,想的、做的都是上项目、增加产值,编制规划的时候也都是各项指标要增长多少,而今我们也要学会做减法。把能耗降下来,这是“十一五”规划的硬指标。

“十一五”规划《纲要》不仅提出2010年我国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更明确要求,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十一五”期间,我国年节能率要达到4.4%。这是国家首次把节能降耗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从我国的资源禀赋来看,大部分能源和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是很难持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而绝不是其它。

齐建国研究员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要求我们在享受大自然提供的服务的同时回馈自然,保护好自然。实现这一目标的出路是,必须改变人类社会的技术经济范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很久以前就有“桑基鱼塘”等古典循环经济模式。由于生产力落后,物资匮乏,我国民众早已养成了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习惯。但没有经历过工业化洗礼的中国社会一直没有建立起环境意识。

自2005年以来,各级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实践。2005年7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等单位联合推出了第一批试点单位,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具体规划要求。如今,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已调整了经济增长步伐,将循环经济、绿色GDP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以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我们正在将古人理想中的境界一步步变为现实: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参赞化育,厚德载物!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胡锦涛强调,要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同时要高度重视做好群众工作,坚定群众的信心,鼓舞群众的斗志。

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之路走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