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2006-10-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于卫 保义 我有话说

徐州师范大学,一所普通的省属师范院校,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累累硕果。50年前,时任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的吴玉章先生亲笔为该校题词,嘉许其语言文字改革工作;30年前,著名的语言学家廖序东先生与黄伯荣先生主编《现代汉语》教材,迄今印数已达500多万册;20

年前,该校学生在全国朗诵大赛上勇夺冠军;10年前,该校以辩论赛为主题的电视片获得全国高校电视剧大赛最高奖;5年前,该校辩论队力压群雄,连获江苏省大学生辩论赛冠军;现在,徐州师范大学的普通话测试培训站是江苏高校中唯一一家全国先进普通话培训测试站;从事语言艺术工作的学生遍及全国;“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在校内早已蔚然成风……

半个世纪的深厚积淀营造出弥漫于校园内的语言文字工作氛围

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这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其对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意义也不言而喻。当时的徐师大人迅速作出反应,推出了一系列宣传普通话、推广规范汉字的活动。1959年,该校把三年来的成果进行了总结,面向校内外专门组织了“文字改革展览会”,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的吴玉章先生专门寄来了贺词:“文字改革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当前文化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一。我们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把文字改革工作继续向前推进。”吴老的题词为学校50年一以贯之地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近30年来,该校一直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1980年“普通话训练”和“书法”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被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对学生进行“三字一话”的辅导与考查,由各院系组织对学生考核,成绩不合格的不能毕业。1996年该校成立了普通话培训测试站,1997年成立了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自1993年起,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教师口语”课程,作为师范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这些举措在全省乃至于全国都是领先的。此外,该校还开设了《演讲与口才》、《口语艺术》、《辩论学》、《书法欣赏》、《名作欣赏》等选修课程。

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奠定语言文字工作的理论基础

    良好的语言文字工作氛围,一流的语言文字工作成果离不开像廖序东先生这样大师级人物的奠基。廖老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国语言学会第一、二届理事,江苏省语言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

廖序东先生的著作和他所创立的语法分析体系,以平淡浑成,易于接受为特点。《文章的语法分析》提出了一种简易的语法分析法――加线法,开启了全文语法分析的体例。《语法基础知识》提出了单句有五种基本句型的观点,使语法教学可以真正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由他主持翻译的奥托・叶斯帕森的《语法哲学》,在语法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为语言学科领域的教育家,廖序东先生对学术界的最大贡献是他与黄伯荣教授共同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1979年初版后,《现代汉语》由教育部确定为高校文科通用教材,发行20余年,为多家高校采用,目前累计印数已经突破500万册,1988年荣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一流的语言文字工作成果离不开一流的学科的支撑。在廖序东先生开创的基础上,该校首先形成了在省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优势学科――汉语学科。现代汉语课程是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梯队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学科梯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为江苏省“十五”重点学科,也是江苏省“十五”规划语言学类省级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杨亦鸣教授主编、校语言所主办的《语言科学》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在语言学界已经产生广泛影响。

近20年来,该校出版语言文字和普通话方面的著作30余部,论文200多篇,获得2项国家语委“十五”科研规划项目。任课教师编写的重要著作有《教师的语言修养及训练》、《普通话自我训练及检测》、《中学教师教学用语研究》、《教师口语学》等。

文学院教授汪缚天主持的“《教师口语》课程综合改革的研究”,1998年获教育部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3月获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教师口语》课程分别被评为省级一类优秀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

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为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

现在,语言文字类活动已经成为经常性、特色化的活动。在学校层面,每年都举办传统的语言文字赛事,诸如“布谷鸟朗诵大赛”、“纠正错别字大赛”、“教师风采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影视文化周―台词、朗诵、对白欣赏”、“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也因为覆盖面大、影响力强、参与者众而成为学校的品牌性活动。

在院系层面,文学院的“雷雨剧社”、法政学院的“口语艺术协会”、“辩论协会”等都吸引了一批学生参与到语言文字的实践中来。

为了更好地营造氛围,该校还多次承办或举办地区性、全省性的语言文字赛事。近年来,该校先后承办了两次苏北高校大专辩论赛和江苏省校园节目主持人大赛,举办了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语言文字知识技能大赛等活动。

徐州师范大学的校园内弥漫着浓郁的语言文字工作氛围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铸就了历届学生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奠定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在全国高校中的领先地位。从1991年至今,该校在语言文字和普通话测试中集体和个人获奖50余人次。该校毕业生中,有2人担任了国家级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60多人在省级新闻媒体担任主持人或记者。在“青岛化工杯”全国普通话电视大赛上,中文系学生许迅获得一等奖;由在校大学生自编、自拍、自导、自演的电视剧《无雨的日子》,以大学生辩论赛为主要剧情,获得全国大学生电视剧大赛最高奖――理想杯;该校大学生辩论队力压省内群雄,连续两次获得省大学生辩论赛一等奖;在2000年省语委举办的第二届大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竞赛中,该校参赛队在全省64支代表队中获得唯一的一等奖,学校获组织奖。2001年,校语委和普通话测试站独立拍摄的推普电视散文《生命的方舟》获得省语委电视大赛一等奖。在2003年省第六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公益广告大赛中,该校的作品获得一等奖。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选拔赛”江苏省分赛区决赛中,徐州师范大学成为全省进入决赛人数最多、获得“江苏省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称号人数最多的一所高校。从2005年起,该校普通话测试培训站连续三年成为省免检测试站,也是首次评选的全国先进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在江苏高校中独此一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