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别让大学城变为人文空城

2006-10-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褚雯 我有话说

●一所大学好不好,不是看它有多少大楼

●没有老师的大学城,正在变成“学生的村落”

●高校建设应当考虑整合城市资源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城在各地蓬勃兴起,至今全国已建或在建大学城超过50个,在高校林立的南京就有仙林、浦口、江宁三个大学城。截至2005年,已有20多所高校的新校区坐落于此。近日,记者在这几个校区采访时发现,虽然相比老校区,这些新城有更气派的建筑、更现代的图书馆和更先进的教学设施,但徜徉其间,记者感到了先进装备所无法掩饰的尴尬与缺憾。

远离城市的“自足体”

河海大学的小吴上大学前就憧憬着上大学后买辆自行车,在周末空闲的时候在南京城四处转转,好好认识与感受这个六朝古都。可到江宁校区报到后,她的愿望只能“打折”了,因为南京大多数的古迹都在市区,小吴坐车至少得40分钟才能到市区。“与世隔绝”是同学们经常用来描述这里大学城生活的词。

远离闹市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但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俞香顺教授也表达了他的担心:“新校区成为了一个‘自足体’,不利于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这对于一些对社会参与度比较高的专业,如新闻传播、社会保障等专业的学生尤其不利。等他们骤然踏上社会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感觉到措手不及。”

见到焦哲,已是上午十点多,这个新闻系大三的男孩刚刚起床,而此时在食堂,已经有学生开始吃午饭了。他告诉记者,由于仙林大学城离市区太远,平日还要上课,新闻系学生的实习只得放在寒暑假。对他来说,平日的生活就是上课、看书,他的同学中,逃课、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亦不在少数。即便如此,焦哲仍然感到不安,埋头苦读似乎与自己需要实践经验的新闻专业相脱节。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何去何从,他还在犹豫。

已经四年级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小晶没有犹豫,到了实习期,为了完成高标准的实习任务,她每天早晨6点多就起床,从江宁校区到实习单位,其间需要换乘三趟公交车,即使乘坐校车到校本部然后再坐车,在路上至少也要一个半小时。

“高校建设应当整合城市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何镜堂认为,远离城市核心区域后,大学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中出现了互动机制不畅、互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阻碍了大学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师生之远难育人文精神

新校区远离市区不仅给学生的社会实践带来障碍,也给教师们带来了麻烦。目前,南京高校教师大多数都住在市内,平时须坐校车去新校区上课,很多教师都抱怨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太多,让人疲惫不堪,并且由于校车间隔时间很长,许多教师一上完课就必须匆匆去赶返程校车,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

俞香顺教授认为,这种情况不适合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他说,北大教授陈平原曾经讲过,衔着烟斗的王瑶、负手散步的宗白华、长髯飘飘的冯友兰是北京大学的校园风景。“然而这些风景正在渐渐消逝,师生之间再也没有那种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酝酿、培育人文精神的条件。”惋惜之余,俞教授亦回忆起他的大学生活,“我们的班主任就住在学校里面,他是一位典型的中文系才子、性情中人。我们师生可以在一起喝酒、忘形,很融洽。在闲谈相处之中,我们可以领略很多活生生的东西。”

“除了新校区的来往不便外,教师还要花大量时间完成教学以外的任务,如写论文、出专著、拿课题,这些都分散了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精力,还有谁能像闻一多先生那样,在讲解楚辞的时候,首先给学生发烟,营造迷离的境界后再开讲呢?”俞教授说。

在第五届“文化讲坛”上,北大校长许智宏说,一所大学好不好,不是看它有多少大楼。过去北大的蔡元培校长、清华的梅贻琦校长,这方面都有过很精辟的见解。他们认为,一所大学名望的树立,是靠学校里有一批对社会发展很有影响的教授,由于这样一批教授使得学校能够培养一批能力超卓学生,当学生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对社会各方面有很深刻的影响。这正是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够存在,能够赢得社会声誉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如今一所大学有好几个校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由此导致的各个校区不同专业或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割裂,也割断了学生之间、尤其是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联系,无论生活学习,高年级学生都无法对低年级学生起到传帮带作用。今年刚上大学的东南大学学生小周就很苦恼,新校区里大多都是和她一样的新生,平时学校有事她都会找两位老乡帮忙,可是如何买“十一”回家的车票却把这三个新人都难住了,最后还是拜托了城里的亲戚代买的。“要是能认识高年级的老乡就好了。”小周说。

新校园里难寻文化氛围

虽然新校区的教学硬件和住宿条件都不错,但少了郁郁葱葱的大树和历经沧桑的建筑,崭新的校园总让不少学生们缺少一种文化底蕴的感觉。

谈起新校区设计规划,何镜堂院士认为,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校园个性化缺失,规划设计模式趋同,缺乏传统校园独特的魅力和氛围。一些校区在建设时往往追求宏大的尺度、纪念性的广场、视觉冲击力强烈的建筑形态,而忽视了人情味和个性。现在的新校区建设往往重视建筑实体,忽视景观环境;校区建成后又容易忽视环境的整合与持续性的营造,造成校园文化氛围不足。一些校区在规划设计中,新校区与老校区之间的文脉联系考虑得较少,忽视了归属感的营造。

如果说新校区文化氛围硬件设计上存在缺憾,那么从软件上来看新校区的文化氛围就不仅仅是缺憾了。“没有老师的大学城,变成了‘学生的村落’”,全国政协委员邵国培今年3月在多个大学城调研后说道,“大学城内缺乏师生间交流,没有浓厚学术氛围。”南京一位校园记者在一篇名为《仙林大学城,别让三大尴尬左右你的命运》的文章中写道:如果说偌大一个仙林,十万大学生有什么文化的话,一年前我可以告诉你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南师对面的“美食坑”;另一个就是苏果超市旁边装修一新的大书店。一年后的现在,这个书店经营惨淡关门了,但是“美食坑”却摇身一变,改建成了仙林大市场登堂入市。现在,大学城里的学生接待朋友,让朋友领略一下仙林的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新美食坑”,包括周边大片大片的网吧和马路边站成一排、手持“日租房”牌子的大叔大婶,见到一对男女同学,立即凑过去问:“要租房间吗?”

远离老校区和城市的新校区不仅让人文精神缺失,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据有关部门统计,南京高校校车每日往返于各个校区之间达200多趟,过多的交通行为也使得交通事故频频发生。2004年,南京某大学的校车在返城途中侧翻,造成43人受伤,其中多人重伤,1人死亡。同时,如此高频率的城区往返对能源耗费极大,也引起了不少人士的担忧。

压题照片:大学城不应该是一座像城一样的大学,而应该是一座充满大学氛围的城。图为南京仙林大学城景观图。(资料图片)

链接:■“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大学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常常被人们称为“大学城”。中国大学城的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继高校合并、高校扩招之后高教领域的又一大手笔。2000年8月,廊坊东方大学城拉开序幕,其后上海松江、北京昌平等大学城相继拔地而起,仅两年时间,全国规划建设的大学城达50多座,涉及21个省、市。2002年总投入325.89亿元,校园建筑总面积达1436.97万平方米,容纳高校134所,在校学生59.7万人。

■在国外,著名的大学城有英国的牛津大学城、剑桥大学城,美国的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日本的筑波大学城等。这些大学城一般都有一所或多所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吸引了众多学者、优秀学生和大量的高科技公司;许多大学城都建在大都市附近,具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通讯条件。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戴维斯分校、伯克利分校以及斯坦福大学等都建在洛杉矶、旧金山附近。牛津和剑桥距离伦敦只有几十公里。开放性是大学城永远的魅力,大学城一方面吸引各国各地的学者和学生,另一方面又与所在地区的发展互相融合,成为大学、居民、企业混合的城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