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又读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

2006-10-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潘少平 我有话说
孙筱先生所著《两汉经学与社会》初版于2002年底,即得到学术界好评,几乎所有的书评文章对作者独特的理论视角、翔实的史料积累、剥茧抽丝式的论证予以肯定。有学者甚至认为“孙筱新著的气势和一家之言似乎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个人的感觉而言,此书可以称之为孙筱的‘一鸣惊人’之作,甚至誉为近年间汉代经学研究
的代表作亦无不可”。

学者对这本书的“气势和一家之言”的肯定无疑是恰当的。书的第一章开宗明义,从两汉经学谈到学术发展的“内纯致治”。按作者的解释,它指学术流派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理论内核的纯洁和深化,并与时制宜,拓展理论的实际功能。这样的解释,若不结合具体的分析,自然晦涩难懂,但用它来界定学术和宗教,就容易理解,也很方便。作者认为:一种学说的兴盛,来源于致治力的强化;学说的衰败,在于致治力的丧失。据此,作者对两汉以来,先秦诸子百家湮灭不显,经学得以独尊,做出了自己精彩的论述:

“对于道家理论,得其真谛者为隐士,得其形式者为道士。道家一派余末演化为宗教,皆因‘道’一词,实在似是而非;且抱残守缺,不会与时制宜。故作为学说元概念的‘道’,本自有高明之处,却被道士改造为具有人格的宗教元神,道家的始宗也就变成教主。道家之学,致治不足,不亡奈何?对于法家学说,得其真谛者为循吏,得其形式为酷吏,故法家一派的人多刻薄寡恩,为人峻直。法家学说融入经学后,学说流传衰绝,原因在于法家知今不知古,知新不知旧,知近不知远,知君不知民,知法律不知教化,知国家不知社会,遂为聪明误矣。法家学说内纯不足,致治有余,不亡奈何?”

作者多年来研究秦汉社会史,取得一定成绩,所以转向研究经学史,其着力点自然与专门研究思想史、哲学史的学者不同。他不满足于一个学术流派或一个思想家的学术思想的阐述,不满足于厘定某一学说的内在的逻辑结构,而努力检验这些学术思想的实际效用。书中第一章对先秦与秦汉社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其中对“汉因秦制”的辨正十分精彩,有丰富的史料佐证,是对自班固以来传统旧说的更正。作者用“秦制汉政”来代替“汉因秦制”的说法也比较中肯、妥帖。

作者把现在的史学研究者分为三类:一为工匠治史,二为文人治史,三为学者治史。作者把自己定格在工匠与文人之间,我觉得是作者的自谦,起码不是作者的志向。《两汉经学与社会》征引了大量的史料,对清代学者的经学研究成果也多有借鉴。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史料后面的真实。

《两汉经学与社会》孙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