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句话 一辈子

2006-10-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共产党人就是活到老,为人民服务到老”

在扬州军分区第一干休所,95岁高龄的老红军刘应启是出了名的爱管“闲事”。看到战士就餐浪费,刘老当面批评教育;哪里电灯没熄灭,水龙头没关好,他发现后及时关掉拧紧。几年前,干休所要拆掉乱搭乱建的杂物房,刘应启带头拆了自家小棚房,

在他的带动下,十六七户棚房顺利拆除。

1996年5月,扬州市响水河清淤队伍一字排开,放眼望去,响水河里污水退去,垃圾裸露,翻着气泡的淤泥里散发的臭气扑鼻而来。闻讯赶来的刘应启早已挤到了队伍最前头。指挥员刚发出清淤号令,刘应启就卷起裤管,拿着铁锹,一声吆喝,顺着岸坡下到了河底。“老红军先干了!”不知谁的一声高叫,激起共鸣,不少人纵身一跃,跟着跳了下去。刘老喘着粗气,一锹一锹忙碌着,眨眼间,脸上、身上沾满了污泥水渍。毕竟刘老年纪大了,没干多久他就体力不支。一旁的部队官兵、地方群众硬把他背上了岸。卫生员要给他量血压,他手一挡说:“血压肯定高,这样大干的事情能不兴奋吗?”卫生员要送他回家,他手又一挡,转身面向清淤工地。

对刘应启这样做,有人不解,说他“不会享福”、“太傻”。刘应启听后笑着说:“共产党人就是活到老、干到老、为人民服务到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事情,既锻炼了自己,又履行了党员职责和义务,这样的‘傻’有什么不好。”

“‘老革命’就应该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刘应启是一位享受正军职待遇的离休老红军,每月有好几千元的工资,但他至今手上没有一分存款。原来,除了日常费用以外,刘老都把钱花在帮助贫困群众和特困学生上了。据估算,他先后帮助困难群众100多人,帮扶特困学生120多名,共捐款15万多元。

得知自己的老家河南省商城县刘家洼村比较贫困,2003年秋天,刘老自费购买了600多棵琼花、大樱花、芙蓉花等名贵花木,雇车颠簸了10多个小时,亲自将花木送到贫困户手中,并带去四五斤琼花种子,手把手教他们栽种,还为10个贫困户送去了毛毯和慰问金。

扬州市平安社区的赵建伟告诉记者,几年前一个春节前夕,特困户的他家眼看马上过年了,却没有钱买年货。没想到,老红军刘应启得知后,带着一件崭新的夹克衫、两只电烤鸡、5斤牛肉、20多斤猪肉、一箱柑桔、2斤糖果、20个包子,走进了赵建伟家。“快过年了,我给你家捎点年货。”刘老说:“我是老革命、老党员,就应该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我哪能看着你们受穷不管呢!”在场的扬州市维扬区政府一位年轻的女同志看后,情不自禁地上前拥抱刘老,并给了他一个深情的吻。

“老红军家属别老想着沾光,要多想着争光”

刘老对家人同样要求严格。早些年,部队准备给刘应启当兵的大儿子刘东星提干,老部属、团政委写信给他道喜。刘老却很冷静,他打听到当时够提干条件的士兵很多,不少是农民的孩子,而名额有限。几天后,他来到大儿子所在的部队,开口说:“东星干得不错,但他的眼睛有缺陷,提干就考虑其他优秀战士。”结果,刘东星没有提成干,退伍进了扬州机械厂当了一名装配工。如今,刘东星下岗后给人家看柜台。

女儿刘兰新,1975年知青下放到苏北金湖县塘港乡农村,和农民的儿子结了婚。知青落实政策回城那阵子,刘兰新夫妻俩开心地坐拖拉机、倒三轮车,赶到扬州。听了女儿想把一家人户口迁回扬州市的念头后,刘应启打心眼里欢迎,但一琢磨,女儿全家回城不符合政策规定。晚饭后,刘应启狠狠心对女儿说:“像你这种情况蛮多的,如果大家都不照规矩来,政府就不好办了。”刘兰新听爸爸这么一说,有点急了,赌气说:“就你想得多,有你这个红军爸爸,一点光也沾不到。”刘应启不气不恼,又耐心跟女儿说:“就因为爸爸是个红军,要求才更高。你别老想着沾光,要多想着争光。农民的孩子能种田,红军的后代也能种田。”“一开始子女认为我这个老头子没有人情味、太严厉,但现在都能理解我、支持我、孝敬我。我们全家过得都很坦然。”刘老这样告诉记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