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胶南新型职教模式在全国推广

2006-11-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凌翔 通讯员祁晓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凌翔通讯员祁晓)教育部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于10月26日在山东省胶南市落下帷幕。会议首次在全国确定了包括胶南市职业中专、胶南市电子学校和胶南市高职校在内的107所半工半读试点院校。会上胶南市介绍的“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产教一体”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教模
式,引起与会者的赞扬,这一新型职教模式开始在全国推广。

围绕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青岛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挺进西海岸、建设新的经济重心的战略决策,将胶南规划为青岛西海岸重要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胶南要融入大青岛,就必须适应青岛作为品牌城市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为“青岛制造”源源不断地培养优秀产业工人。基于这种认识,胶南市确立了立足青岛、服务半岛,把职业教育纳入城乡发展战略,职业教育逐步走上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按照“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的思路(“订单式培训”即校企合作,“菜单式教学”即工学结合,“递进式就业”即半工半读),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通过“引企入校、办校进厂、模块教学、产教一体、工学交替、定向培养”等方式因校制宜,让职业教育真正走出彷徨,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胶南以前几乎没有家电电子产业,但由于该市常年为海尔集团提供大量合格的技能人才,所以海尔决策者决定把海尔集团的第13个工业园放在胶南。结果,仅用108天,就建成了一个年产500万台家电的生产基地,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今年可达70亿元,并且不到一年时间就吸引8家配套企业入驻胶南,带动形成了家电电子产业群。

一个职业学校学生,每年最低支出4000元,很多低收入家庭学生因此被堵在了学校门外。为使更多的农家子弟接受职业教育,青岛黄海职业学校探索实行了“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先到企业学工一年,然后返校,经强化学习通过技能鉴定考核后,第三年再赴企业顶岗实习,学生与新招员工同工同酬,每个学生3年可以获得2.4-2.8万元的收入,不但可以解决学费、生活费,而且还能补贴家用。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模式,不仅满足了“青岛制造”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且走出了校园,拓展到了农村,成为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依托各镇成人教育中心和职教基地,胶南市政府设立了专项基金,免费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大村镇通过设立“新农村大学堂”,配套建设专项实训基地,对1300多名农村妇女进行服装缝纫技能培训,引进多家服装加工企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近4年全市累计培训4万多人,其中有1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转移就业3万多人。

胶南市瞄准中国“金牌工人”培养基地的目标,统筹引导,先后有3处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处被评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职业中专、黄海学院被评为“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为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过硬的操作技能,该市狠抓实训基地建设,舍得投入,购置最好的设备,全市仅机电实训设备就达到2000多台套,其中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近100台套。近年来,胶南市通过选派5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职业学校挂职任教,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专兼职教师,重视加强民办职业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半工半读与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不仅带来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精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市先后有1000多名学生在省市各级专业技术技能比武中获奖。据统计,近4年胶南全市职业学校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0万多名,首次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8%以上,优质就业率高达95%以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