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006-11-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周前进 耿俊伟 我有话说

李培根,男,1948年生,湖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1年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赴美国留学,198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获得博士学位后回母校工作。曾担任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副校长,2005年3月起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9月24日晚7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教授给2006级新生上了大学第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两个多小时旁征博引地讲解,“镇”得全场始终寂静无声。

上任一年多了,给学生讲课有时间,却较少与媒体打交道。李培根就是这样低调务实的校长。近日,本报记者才抓住机会专访了这位校长。

谁能够先冷静下来,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

记者:今年6月,华中科大取消了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这种做法是出于什么考虑?

李培根:去年,华中科技大学全校论文发表数量全国第一。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很可能使我们丢掉这个第一的头衔,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求真务实。我们不是不让学生们写论文,只是从硬性要求改为采取激励措施,引导他们多去思考、多去创新,鼓励他们多写高质量的论文。

我们这样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出于对“大环境”的认识和回应。近些年来,社会上、我国高等教育界及学术界,似乎总有一股驱之不去的浮躁风气。如大学常常很在乎的教育经费总量、论文数量、排名先后、专利数量等。学者的主要精力不在于真正地去深入研究问题,而在于申请更多的项目和研究经费。科技工作者要有社会良心、要承载社会责任,应该将潜心研究问题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

记者: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大学应该如何去发展呢?

李培根:我们认识到,在一定程度存在的浮躁的氛围里,谁能够率先冷静下来,谁能够率先营造出踏踏实实研究问题的氛围,谁就能够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先机。

中国大学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记者:我们了解到,在华中科大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的办学思路中,对于大学的责任和使命特别重视。请谈谈您的看法?

李培根:定位一所大学的使命要结合三个层面――社会发展背景、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学校实际情况。我国正在大力创建创新型国家。这是大学发展的大背景。从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看,国内诸多大学都在积极争创一流大学,这是第二个背景。从我们的实际情况看,早在几年前我们就确定了要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在这三个背景下,我想对大学的使命和责任作一点更多的阐述:西方名牌大学一般认为大学的使命有三个,即通过教育下一代来传播知识,通过科学研究来扩展知识,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来保存知识。但在中国当前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将转移知识作为我们学校另外一个重要的使命。转移知识具体讲就是为社会服务,其主要途径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乃至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大学在转移知识方面做得更好的话,可对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这种认识落实到学校的发展中去,是怎么体现的呢?

李培根:第一,就是要建设好我校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我们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现在我们还在积极努力把这些平台延伸到地方,让它们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和贡献。

第二,要常怀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不懈地去奋斗。学校领导、干部、教师、学生,都要有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要不断地去追求卓越,要以华中科技大学的拼搏精神去奋斗。

第三,要既注重凸显特色,又注重协调发展。我们是一所以工科和医科见长的学校,我们要认清自己,巩固优势,在一些优势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凸显特色;但也要注意平衡,学科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所以我们也在大力进行理科和文科的建设。

应用领先、转移知识、服务社会

记者:基于以上您对大学应肩负的使命与责任的认识,以及社会对大学的期待,华中科技大学有无新的办学思路?

李培根:作为一所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新时期的基本办学理念是:“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

记者:三句话各自有什么内涵呢?

李培根:育人为本,就是牢牢地把教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努力创造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杰出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对祖国对人民有重大贡献的工程专家、医学专家、科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各行各业的领导者。

创新是魂,就是通过致力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建设成为对提高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一支生力军。

责任以行,就是坚持把责任作为学校服务社会、大学生报效国家的基石,通过保存知识、传播知识、扩张知识、转移知识,为提高国家和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做贡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您的谈话始终没有离开大学的社会责任和转移知识这两个关键词,但也有人认为,高校从事产业方面的工作,是不务正业,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李培根:这是以偏概全的看法。高校教师是要以教学为中心,潜心做学问,但如果中国的大学都关起门来搞研究,而不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那对一个国家的作用就太有限了。同时,学校搞产业,重在孵化,而不在于规模经营;孵化到一定阶段一般都会采取一定的退出机制。

我们学校之所以强调要肩负转移知识这一使命,是基于自己的对校情、国情的充分认识:

一,我们认为:在未来10至20年内,中国大学在整体上很难引领世界科技潮流;同样,在10至20年时间内,华中科技大学也很难引领中国科技基础研究领域的前沿潮流。但我们在应用学科领域具有一定优势,所以,在学校的发展战略中,我们将“应用领先”放在了第一条;而转移知识实际上也是应用,我们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不仅仅是要把人培养好,还要把为社会服务,把科技成果产业化这些都作为自己重要的社会责任,在转移知识、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人才。

二,大学应该帮助某些企业尽快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国家迫切需要高校为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提供帮助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通过转移知识,责无旁贷地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帮助。而且,我们还将自己的一个办学特色就定位在:在近10至20年,使我们在社会服务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的特色更加凸显。

记者:您认为华中科技大学在转移知识、服务社会方面做得如何?

李培根:今年4月,我校的华中数控公司受到中央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中央主要媒体对数控公司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的自主创新经验进行了深入采访和集中报道。华中数控很不容易。20世纪90年代,它还只是一个“作坊式”的校办公司,但到去年,公司销售额达到2亿元。这个过程很了不起。

这是我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典型。周济同志任校长期间,提出了学校“学研产”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深化这个模式。近些年来,学校与很多省市区或省市区的市县州都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承担了大批的高新技术项目,与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共建有技术研发中心,全方位地参与到了地方和区域的经济建设。我们学校在教学、科研和产业三方面能形成今天的局面,这与我们学校历届班子的正确决策是分不开的。

记者:学校今后在科技产业化工作方面还有哪些新的举措呢?

李培根:具体到产业发展方面,我们要自觉地投身到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去。首先,要融入到区域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去,为区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要认清我们自己在国家和学校创新链中的位置,并指导科技产业的发展。

除了前面提到的“重在孵化”外,现在,我们还正在进行多方面的工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的多样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性循环,保护和壮大我们的产业队伍。另外,鼓励我们的毕业生在学校周边创业,我们不求他们和学校保持产权上的联系,我们的目标是:在学校周边、在武汉地区打造出一片高科技的产业集群,形成“华中产业”的集群效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