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掠影美国新闻界

2006-11-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龙新民 我有话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第一次组织政府新闻发言人赴美国访问交流,我作为一位曾经在外宣领域工作过多年的同行,一直带着一种殷殷的“新闻”期待:这些新兴的社会公众人物走进异国新闻领域,会带回什么新的见闻、新的体验?王勇平送来这次访问的纪实性作品――《彼岸掠影》,回应了我的关注和期待。令我兴奋的是,“掠影”竟如
此详实,读后颇受教益。

“小小寰球”充满多元文化,其共存与冲突给各民族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广阔舞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充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建设创新型国家,就不仅局限于经济、科技的范畴,同时也包括文化的课题。《彼岸掠影》如实记录美国新闻理论与实践、双方思想交流和作者个人的心得,给人一个明晰的印象――美国文化可以作为我们更清晰认知自我的一面镜子。对西方的思想文化保持开放的心态,在沟通对话中吸收消化外国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像勇平一行这样专注于思想文化交流,在沟通中思相同,析相异,这种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出国考察、培训,肯定比一般意义上的旅游观景更有收获,更有心得。

美国新闻理论与实践,同它的经济与科技一样,占据强势地位。有人仰视,顶礼膜拜;有人俯视,一味批判。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自卑或自大的文化心态都不适应当今的时代潮流。唯平视的洞察,实事求是,客观冷静,既尊重了对方,又保持着自我,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这样才更有利于发展和进步。我很欣慰,从《彼岸掠影》中看到中国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这样的风采――容人之美的胸襟,不卑不亢的气度,独立思考的理性。

在哲学的意义上,无论是“民主自由”也好,“新闻自由”也好,都有着某些共同的内容。但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其模式与机制是特殊的,离不开具体的国情。《彼岸掠影》带我们走近美国,帮助我们真切地审视美国新闻自由模式是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理念催生的。这种新闻自由模式,虽也有人羡慕,但并不具有普世的意义,就连西欧、日本、加拿大以及许多西方国家也未照抄照搬。文化是制度之母,文化植根于民族的沃土,“自由”之制度也要适应一定社会的传统和理念。文化可以改进,可以创新,但不可能在“价值归零”的基础上去重构社会制度。更为根本的问题是,美国的新闻自由显然是非常讲政治的,一切服从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对此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们感叹美国媒体的爱国情结,同时他们又始终站在国家利益至上的立场透视新闻自由的真谛,把文化视野和政治视角有机统一起来,充分体现了“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独特眼光和独立理性。他们让我确信,中国政府各部门新闻发言人不仅会成为丰富、可信、权威的新闻信息源,而且也一定会成为不负众望的政府形象代言人。通过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本文为王勇平著、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彼岸掠影》一书序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