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永远的纪录片

2006-11-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立勤 我有话说

看完央视播出的电视艺术纪录片《红旗飘飘――长征文学风采录》,我首先意识到这部片子的文本意义。“长征”被无数镜头推上来,里面遍布感人而密集的真凭实据――时间的、地理的、人物的、实物的、资料的、声音的、回忆的……正是它们,向今天的我们展示着70年前的――“从江西瑞金算起,我们走了一年多时间。每人开

动两只脚,走了两万五千里。”(毛泽东)的长征。

由此,我想到片子的总撰稿人刘涓迅先生,想到他对这一段历史数十年的关爱与研究。刘涓迅是用生命去做这件事的,可以说这一文本在他内心储藏已久。长征,同时既是历史,也是作者的一个未完成的心愿――我曾见过刘涓迅家中那间仓库般的书房,以及那堆至房顶的书籍和资料。还有,他常跟我讲起长征中某一个人的故事,或是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甚至那些重要人物的生活片断,他都了如指掌。就是这样,我早已感到那一段非同寻常的革命历史,已经在刘涓迅的心里了。这一次,让我感到亲切和感动的是,他平时说的那些话题,在片子中被立体地表现了出来。于是,我通过镜头、音乐、朗诵等等艺术形式,看到了它们后面的文本的力量。那是怎样一种丰厚的积累与铺垫,即:一个人长年累月地对于那段历史的不懈的拾起。

从长征与文学的关系这一视角进入,以长征为四条经线,刘涓迅结构和创造着自己的文本――围绕长征这一经线的第一条关于文学的线是:毛泽东、朱德、董必武、方志敏、陈云、陈毅、罗瑞卿、陆定一、萧克、肖华、黄镇等党的领袖和红军将领关于红军的书写。第二条关于文学的线是:鲁迅、瞿秋白、冯铿、冯雪峰、丁玲、范长江、潘汉年、成仿吾、李一氓、彭加仑等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还有王愿坚、李瑛、魏巍等当代作家对长征的书写。第三条关于文学的线是:外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和他的妻子海伦、史沫特莱、索尔兹伯里、勃沙特等关于长征的书写。第四条关于文学的线是: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自发式的对长征的书写。从文本思路的方向上,刘涓迅使文学与长征生动相连。由此,历史与文学,被激情托载,酣畅淋漓地展开了。

刘涓迅又用了他数十年积累的真实的、细微的、人性化的细节,来垒筑这一座文本的丰碑――鄂豫皖苏区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传到中央苏区,又传遍长征路;“左联”作家在白色恐怖下秘密开会,他们为中国农民每人能得到一块土地而鼓掌却不能发出声响;鲁迅悲愤地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与《为了忘却的纪念》;黄镇创作出的数百幅长征画作与《西行漫画》的出版,充满了危情和传奇;瞿秋白高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病榻上的鲁迅欲哭无泪?;萧克在敌机的轰炸下,不懈地坚持自己的小说创作;丁玲日夜整理、编辑、誊写着回忆长征的那些出乎意料的、美好的文章;历经了长征,又书写了长征的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肖克、李伯钊、邓洪、陈其通、李立、陈靖等,因了他们的不朽之作而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今天,中国作家重走长征路,他们在洒满红军鲜血的山山水水面前,沉默,思考,献上鲜花……

长征文学,就是如此地孕育于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内部,生根于历经长征的每一个人的生命深处,回旋于后来者的精神寻找与仰叹之中。在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长征文学再次以刘涓迅缜密而保有个人特质的文本为本,从而使大型纪录片《红旗飘飘――长征文学风采录》问世。

长征是《红旗飘飘――长征文学风采录》的文本之源,像特洛伊战争是《荷马史诗》之源一样。著名作家铁凝在重走长征路的时候,说:“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来历一样,一个国家,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来历……”我想,这是一个永远的文学与长征的情结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