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年轻面孔增多了

2006-1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金振蓉 我有话说

走过了12年,今天颁发的第13届何梁何利基金奖,却吹来一股新风。人们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一直由院士唱主角的状况,现在得到了很大改变,获奖者队伍中,增加了许多年轻的面孔,使这支队伍凭添了朝气。

以往的何梁何利奖几乎就是“院士奖”。两院院士占75%,非两院院士仅占25%。而今年获奖人中非两院院士的比例大幅提升,占到总数的49.2%。带来这一改变的重要原因是对奖励本身所进行的改革。增设“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是今年的大亮点。基金评选委员会根据捐款人代表的意愿,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工作,决定从今年开始,在以往的“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基础上,增设“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分设、“产业创新奖”、“青年创新奖”和“区域创新奖”。奖励通过自主创新,实行成果转化、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和著名品牌,创造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创新实业家。今年首次评选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奖人20名。

20位获奖人中,有7位获“青年创新奖”,有8位获“产业创新奖”,有5位获“区域创新奖”。获奖人平均年龄为52.9岁,最高年龄77岁,最小年龄37岁。而最为显眼的是,在获奖人中,工程院院士只有2人,仅占10%,而非两院院士18人,占90%。这20位获奖人,不仅科研成果水平高,而且体现了自主创新精神和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据初步统计,20位获奖人所创建的自主知识产权产业所获专利是245项,平均每人12.3项。“产业创新奖”得主张全兴教授个人独获专利24项,“区域创新奖”得主罗仁全总工程师个人独获专利21项,他们不仅获得中国专利,还获得国外专利权,如“青年创新奖”得主武平博士个人获4项美国专利。今年获得青年创新奖的7名获奖人,都是45岁以下的年轻人,用专家对他们的评价就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具有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从他们身上映射出时代的夺目光辉和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

据奖励主办方介绍,基金积12年评选经验,力图顺应时代的要求,伴随国家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旋律,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增设“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就是这一努力的结果。20位科学家获得“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说明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大有人在,他们深深扎根在科研和生产一线的沃土中,我们要精心培育这些盛开着的绚丽科技之花,让他们结出丰硕的科技创新之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