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早期秦文化考古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06-11-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陈宗立 我有话说

本报甘肃礼县11月17日电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但他的祖先陵在哪里?多年来学术界对此争论不已。近年来国内外掀起早期秦文化研究热,经过文物考古专家对我国早期秦文化进一步考古研究,确认秦始皇的祖先陵在甘肃东南部陇南市礼县。

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率领的考古专家组一行,以及北京大

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多名教授和陕西、甘肃、青海文物考古部门的多名专家,11月15日至17日,对甘肃礼县城东大堡子山考古发掘现场进行了实地勘查,听取了由上述部门、高校教授、专家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经过3年多来考古研究成果汇报,首肯了这一重要成果。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祖先发祥地于甘肃东南部,即今甘肃陇南、天水一带。20世纪20年代,甘肃礼县盐关――罗家堡一带发现了著名的青铜器“秦公簋”;90年代初,礼县城东大堡子山惨遭大规模群体性盗掘,据传出土青铜重器百余件,器铭多有“秦公作铸用鼎”、“秦公作铸用壶”、“秦公作宝簋”等,还出土有大量的棺饰金片等。1994年2月―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堡子山被盗掘的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春秋初期大墓2座,车马坑1座和9座中小型墓葬,从而确认大堡子山就是秦公西陲陵墓区;1998年又对大堡子东南相距3公里的赵坪村圆顶山秦墓进行了小规模抢救性发掘,出土有随葬的铜礼器或有五鼎、七鼎者,证实这是一处年代偏早的秦贵族墓地。2001年7月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部等单位决定成立“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对甘肃东南部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以理清该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脉络,进一步探索秦文化发展和演变的轨迹,解决多年来困扰学术界的秦戎关系等问题。经过3年多的工作,联合考古队全面调查了礼县境内的西汉水及其支流、天水市清水县境内的牛头河流域;对礼县西山、鸾亭山和大堡子山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钻探;发掘了礼县鸾亭山汉代祭天遗址和西山、大堡子山遗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礼县调查共发现各类遗址98处,其中新发现70余处,在实地调查的47处周代遗址中,以周秦文化为主的遗址38处,极大地丰富了对这一流域史前遗址及文化序列的认识;基本摸清了该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性质;并为探索一些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秦早期都邑“西犬丘”的地望、秦文化的形成、秦戎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本次对天水市清水县调查,共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56处,进一步丰富了甘肃东南部除西汉水流域以外的又一条主要河流――牛头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及周秦文化的研究资料,扩展了商文化的分布地域,对探讨秦文化的起源有重要意义。

此次联合考古调查表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不只是单纯的墓地,而且有居址、高等级建筑城址遗迹,专家们推测这里可能是秦人早期的一处重要都邑,也就是考古专家多年来希望寻找的秦人“西犬丘”所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