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厦门制造”到“厦门创造”

2006-1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汤和平 我有话说
不久前,厦门市投入16.29亿元用于资助“10大科技平台”建设,使其成为厦门自主创新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其中有厦门车辆与工程机械技术研发中心、养生堂疾病诊断与疫苗工程研发中心及产业基地等7个产业共性技术平台项目,以及厦门科技创业广场等3个创新环境建设项目。这将进一步提升厦门核心竞争力,为厦门可持续发展锻造实
力,从而实现“厦门制造”向“厦门创造”的不断升级。

变“跟跑”为“领跑”

金龙客车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家产销量突破10万辆的客车企业。回忆它的发展,厦门金龙一位退休工程师回忆说:“做第一批车的时候,连装配图纸都没有,买了一台进口整车,依葫芦画瓢,把进口来的散件组装起来,贴上自己的牌子……”最早,由于没有自主技术,大金龙处处受制于外方,公司赢利水平很低,前景渺茫。20世纪90年代起,大金龙率先在行业内高高举起了自主品牌的旗帜,决意走自主研发的路线,成为了民族客车品牌中自觉树立自主品牌的先锋。自主创新改变了金龙的历史,成功实现“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长期来,厦门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不断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城型市建设步伐,使科技自主创新成为厦门企业实现跨越的助推器。

为帮助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厦门大力支持基地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研发基地、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开放式技术支撑服务,提高整个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厦门市政府先后投入5千多万元,引领和带动企业投资3亿多元,建立了厦华、夏新、东南融通、钨业等11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厦门虹鹭钨钼金属材料联合实验室等5个产学研实验室、歌乐电子(厦门)汽车音响研发中心等17个高水平研究开发中心。

据了解,厦门现有掌握显微前沿技术的世界五大显微镜制造商、生产国际上最先进的超小型红外遥控接收放大器件、拥有亚洲第一条高自动化倒贴式电子标签封装生产线等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厦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有30多个产品销量位列全国第一。

变科技优势为竞争优势

对方打来电话说的是英语,你听到的却是汉语。前不久,全球第一个手机英汉翻译软件在厦门天聪智能软件有限公司问世。据悉,该软件是国内完全自主开发的第一款高性能手机翻译软件,也是全球第一个手机英汉翻译软件。目前,天聪公司正积极与几家知名手机生产厂商洽谈,使该软件技术实现产业化。

天聪公司的发展是厦门企业科技优势向产业竞争优势迅速转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厦门市始终坚持“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思想,把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主要内容,并摆在突出的位置,极大地促进了厦门市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厦门市重点培育扶持以光电子、软件、生物与新医药和科学仪器仪表为代表的“3+1”模式新兴产业,产业雏形日益凸显,已成为厦门经济发展中极具活力的产业,与三大支柱产业形成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厦门市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不断强化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突破海洋产业关键技术,利用海洋生物遗传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基因开发基地实现海洋药物、海洋生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重点进行海洋苗种的选优技术,建立国家级遗传育种中心,培育出名优特海水养殖、水产苗种生产和水产品深加工等具有技术优势的海洋产业,形成年产值30多亿元的规模。

“十五”末期,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年产值达1200亿元以上,比“十五”规划600亿元目标翻两番,年均增长31.91%。高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近60%,高出“十五”规划40%目标达20个百分点,已成为厦门市重要的支柱性、先导性产业,是厦门市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

变技术输入为技术输出

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厦门市许多企业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同时,还不断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完成了从自主创新到技术输出的跨越。近年来,厦门市通过出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等政策,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重大科技产业配套扶持资金、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名牌产品奖励资金、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等,引导、扶持企业的创新活动。同时,还通过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担保公司,专门为企业提供风险投资,为企业购买研发场所等提供担保。

记者了解到,弘信电子作为从事柔性电子印制电路板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多层柔性线路板技术水平达到6层板,能制造线宽、线距为0.075毫米的线路板,成为国内极少数有此技术水平的生产企业。今年年初,香港某家企业看上了弘信电子自行研发的一项生产工艺,慕名前来洽谈技术转让事项。经过协商,该公司以20万美元的金额购买了该项技术的使用权。记者从厦门市科技局一份2005年厦门技术合同统计分析中发现,技术贸易机构全年共输出各行各业的合同数共1509项,成交金额为43898.88万元,占全年技术合同总数和总金额的99.34%和50.54%。其中服务于促进工业企业发展的技术合同共输出129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36982.87万元,占全年技术合同总金额的42.5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