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揭开洞庭湖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奥秘

2006-11-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唐湘岳 通讯员雷隆隆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唐湘岳通讯员雷隆隆)历时四年引人注目的“洞庭湖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在全国和湖南知名的地质、农业、环境等方面专家的严格评审下,近日以优秀成果在长沙通过验收。专家认为这一调查成果将对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生重大影响。

该调查项目2002年开始启动,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合作开展。参加的各类地质技术人员达200多人,投入各类先进的仪器设备上百台套,调查范围涉及株洲、湘潭、长沙、益阳、常德、岳阳六地区40县市,遍及湘、资、沅、澧四水中下游流域和广大洞庭湖区,面积达40000平方公里,占整个湖南国土面积的18.41%。

项目经过表深部土壤、水环境测量采样、生态环境遥感调查、重要异常地查证和室内分析测试研究等工作,获取各类数据170多万组,编制图件230多幅,最终取得了四项重大调查成果。一是建立了洞庭湖区不同地质单元、土壤类型、地貌单元和各行政区土壤的54项元素基准值与背景值,对比分析了各单元元素和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二是详细查明了植物所必需的氮、磷、钾等18种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编制了营养元素分级图,圈定了一大批多种营养元素丰富区,特别是发现了近万平方公里富硒土壤,为该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查明了洞庭湖区土壤环境质量,对农业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估,认为洞庭湖平原中北部面积约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呈弱碱性、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是发展现代农、牧、渔业的最佳地区。但也发现部分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四是发现并圈定了近20处金、锰、锑、钒等元素的具有找矿意义综合异常区,划分了一批金、锰、钒、锡铋矿资源找矿远景区。此外,还基本发现了洞庭湖区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系统总结了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建立了调查成果数据库。

据参与研究的有关专家透露,洞庭湖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矿产资源勘查部署以及长株潭环境治理等工作中得以应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