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浓浓亚运味 款款多哈情

2006-11-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 我有话说
今天凌晨,当记者经过长达十五个小时的飞行和转机,抵达多哈国际机场时,立刻被一股热烈的亚运氛围所感染,记者由衷地发出一声感慨:卡塔尔真是为亚运会下功夫了!

一走出飞机舱门,一位高举亚运指示牌的小伙子立刻将所有参加多哈亚运会的运动员及记者接到特意准备的大巴上,随后,记者与同机抵达的中国游泳队以

及哈萨克斯坦女排队一起被拉到一个白色的大帐篷前,一问才知,这里是组委会为参加亚运会的人员专门开辟的入关和制证“绿色通道”。

一走进这个临时搭建的白色帐篷,立刻有身穿统一制服的多哈亚组委工作人员上前献花,每人一支红玫瑰。花包装得非常精美,其根部还套着一个盛有营养液的小瓶子。伴随着鲜红的玫瑰,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会面带微笑对来宾说上一句:“欢迎!”礼物虽小,话语虽少,却让人感受到了温馨。

由于是深夜,到达的人数不是太多,临时通道只开放了少量的柜台,但记者还是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就办完了所有出关和制证手续。据组委会官员介绍,如果所有柜台全部开放,这里每小时可为2300人办理出入关手续。

每逢综合性国际赛事,主办者都会为参赛各方开辟机场专用通道,不过,卡塔尔人此次却想得更为周到,他们不仅为客人开辟了专用通道,还为行李设立了专用通道。凡贴有“Doha2006”标记的行李签,都通过一条传送带被直接送至制证处,从而减少了等待的时间。不过,也有例外,中国游泳队总教练张亚东和本报记者的行李就迟迟不见出来,记者也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对张指导进行了采访。在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才见行李送出,张指导苦笑着摇了摇头,而记者却得意地感谢机场的工作人员为他创造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经过短暂的休整,记者一大早又来到运动员村,所到之处,满眼都是大幅亚运会的宣传画和标语,密集程度甚至超过了北京街头的各类广告。多哈街头很难见到行人,但记者所见到的所有行人,有一半以上的人胸前都挂着亚运会的胸牌,让人甚至产生了卡塔尔倾国出动办亚运的感觉。

作为仅有60万人口的小国家,为了举办本届亚运会,各项设施的投入自不待言,组织者细致和贴心的服务更为难得。从记者抵达多哈的不到十个小时里,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多哈正为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而努力。(本报多哈11月29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