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师院校发展战略和改革趋向

2006-1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郑师渠 方增泉 我有话说
2001年10月25日,《光明日报》曾发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师范大学转型与高师教育走向》一文,阐释北京师范大学的战略转型,即由传统高师转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并提出了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新的办学目标。该文在社会上,尤其是在高师院校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五年来,高师院校自
主创新,不仅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多样化、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与智力支持,而且进行了我国学士后教师教育的有益探索,为建立一流的教师教育和教育科研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高师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得以在更高的起点上把握历史机遇,走向未来。

迈入“十一五”,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高师院校的走向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重大课题。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的改革发展缺乏明确的方向感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高师院校的改革发展,依然缺乏明确的方向感。其主要表现有三:其一,在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师院校在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缺乏明确的定位。这集中表现在国家对高师院校的发展缺乏顶层设计,没有把高师院校的发展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结合起来,作一体化的统筹规划,使高师院校错失了一次难得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机遇。自近代以来,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来都是将高师教育作为其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统筹规划,整体发展,并保持师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1902年清政府决定重建京师大学堂,便是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重点建设师范馆,从而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民国期间,无论时人对高师教育的分合曾有如何的争论,其基本前提,无疑都是立足于高等教育的整体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反复强调高师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工作母机,高师院校发展愈加迅速,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性观点更是显而易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高师院校却成了“缺席”者。此次改革,范围之广、变动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史无前例的,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毋庸讳言,不管出于怎样的考虑,此次改革将高师院校置之度外,固然是忽略了教师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谋划,也终因缺乏整体性的观点,而存在缺憾。

其二,高师院校各谋发展,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但由于缺乏国家顶层设计,既缺少应有的政策支持,又缺少必要的规范和指导,使整个高师教育系统处于无奈又无序的状态。“发展是硬道理”。高师院校既处于不利竞争的境地,自然会转向自谋生存和发展。有实力的师范大学纷纷谋转型,是一种明智的自主创新,但其“合法性”似乎从未被正式认可过。转型所需政策支持的缺失,使致力于转型的学校步履维艰;所谓“非师范专业”,这一奇怪名词的长期存在,以及对高师院校的诸多评估,却无不以综合性大学为标准,这些本身就反映了我国高师院校的尴尬与无奈。尽管北师大在宣布战略转型之初,即强调我国高师院校的发展需分地区、分层次规范指导,但是,事实上,一些不具备条件的高师院校仍不顾校情,盲目“跟风”,一味追求综合性,甚至急于更换校名,脱掉“师范”帽子,淡化或削弱了原有的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这对于高师院校自身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其三,高师院校的改革与教师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但是,前者是根本,道理很简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高师院校自身不能发展,甚至萎缩了,被淘汰了,教师教育的发展自然也无从谈起。高师院校的改革发展既处于无奈无序状态,从总体上看,教师教育的边缘化和被削弱,也就难以避免。

“十一五”期间师范大学的两大战略任务:实现战略转型和强化教师教育特色

高师院校还承担我国整个教育工作母机的作用吗?如果我们还认同其重要作用,那么,在教师教育体制已经走向开放和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高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家将出台何样政策,既能鼓励高师院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引导其不忘自身的责任,确保国家教师教育的发展?这是关乎国家教育全局,也关乎高师院校自身发展的根本大计。

正是鉴于上述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新近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思路,作了进一步的调整与深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国家的现实需求,继续推进战略转型,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自主创新”的思路。规划纲要强调:战略转型顺乎潮流,应乎人心,不可逆转。同时,学校实现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作进一步努力。实现转型的根本标志,不在于学科是否齐全,而在于建立起教师教育新的范式,将专业教育与教师养成相剥离,实现学士后的教师教育,即教师教育的教育学院化,从而完成传统高师深层结构的真正转换。“十一五”期间,北师大将把“4+2”的试点移至体制内,在全国招生,最终实现学校转型的目标。

北师大“十一五”发展思路的核心,就是“提升质量,突出特色”。这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学校发展的一种新的思考。事实上,哪所大学能更快地自觉到这一点,哪所大学就一定能更快地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谓“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调的正是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北师大办学目标中所设定的“综合性”,不是简单指学科数量的增加,而是强调学科间的多样性互补,从而实现整体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所谓“研究型”,不是简单指研究生的比例多大,而是强调将重视科学研究、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诸方面,从而在整体上体现学校崇高的学术品位。

提高办学质量,是立校的根本;突出办学特色,则是强校的基石。一所大学的特色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不可能一成不变;一所大学的特色也不是唯一的,而是有层次的。就北师大而言,无论是在当前,还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教育研究与教师教育无疑都是她最重要的优势与特色。百年学府的历史积淀、广阔的市场需求、国家与社会的普遍认同与期待,也都说明了这一点。突出特色,就是突出重点;突出教育研究与教师教育的优势与特色,就是志在谋北师大的长远与全局。早在五年前,北师大决策转型之初,即反复强调了这样的初衷:转向综合性大学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藉综合性学科新平台的支撑,进一步发展百年形成的教师教育的优势与特色,构建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综合多元和高水平发展。

整合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资源,发挥整体竞争力优势

经过五年的努力,北师大的综合办学实力较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其教育研究与教师教育的优势与特色,也有可观的发展,但因受传统结构、体制的束缚,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资源仍过于分散,整体竞争力和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与国家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正是缘此反省,北师大“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决策,就是明确地提出了特色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设定“八大发展目标”,其中第一个便是“整合资源,强化教育特色”:“全面整合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资源,统筹教育学科的发展工作,将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中国教育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基地,未来教育家的摇篮,教育决策的思想库,教育国际交流和中国教育文化产业的重要平台”。为从体制上保障特色发展战略的实现,规划纲要推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重要举措:成立教育学部,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学校将从政策、经费和空间上,给予全力支持。今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师大,他对优秀教师重要作用的高度评价和对北师大寄予的厚望,更进一步增强了北京师范大学推进教育研究与教师教育特色发展战略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如果说北师大“十五”规划纲要的关键词是:转型、一流大学;那么,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关键词则是:质量、特色。这不是后退,更不是要重新回到所谓强调“师范性”的传统思维模式中去,而是表现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北师大发展问题的再认识,是螺旋式的提升。

大学的发展从来都离不开国家的关心与支持。为更好地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希望主管部门能尽快出台有关我国高师院校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以期进一步明确和把握其整体发展的方向;同时建议主管部门对我国高师院校的发展,实行分地区、分层次指导,以期给高师院校的自主发展更大的政策空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