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安徽大学七十三年前校歌被发现

2006-12-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李陈续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李陈续)“失传多年的1933年老校歌被找到了!”近日,在安徽大学校园里,73年前的校歌被发现成为师生员工谈论最多的话题。学校党委书记陆勤毅说,老校歌的失传和失而复得,见证了国运沧桑与校运兴衰。

安徽大学是在十九世纪末敬敷书院和二十世纪初创办的安徽高等学堂基础上,于一

九二八年创建于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市的。著名学者姚永朴、刘文典、程演生、陈望道、郁达夫、周建人等均曾在该校执教或主持校政。1937年,为躲避日寇战火,安徽大学被迫西迁。抵达武汉后,由于时局混乱,西迁师生各奔东西,资料、设备遗失殆尽。战后学校恢复,又几经迁徙,校歌等学校文化的标志也由此失传。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安徽大学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1993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已经成为拥有100多个博士、硕士和专业硕士学位点和66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超过3万人的综合性大学。在学校为回顾办学历程、弘扬学校精神而着手启动80周年校庆准备工作之际,学校历史系陆发春教授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发现了刊登有安徽大学老校歌的册页,随后学校又在武汉大学发现了老校歌的原件。

1933年校歌的歌词是:“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文化丕成,民族是昌。莘莘多士,跻兹上庠。潜岳苍苍,江淮汤汤。缅怀先哲,管仲蒙庄。高文显学,宋清孔彰。莘莘多士,跻兹上庠”。词作者是时任安徽大学校长的文教界名人程演生,由《春江花月夜》的曲作者、被音乐史家称为中国现代音乐奠基人的萧友梅作曲。

由于老校歌文辞古意凝重,运用皖学典故剪裁妥适,寓意着民族昌盛、中华复兴的厚重寄托,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符合大学精神的追求目标。因此,安徽大学决定继续把这首73年前的老校歌当作校歌,让新世纪大学生在颂唱中抚今追昔,励志壮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