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体教结合的成功范例

2006-12-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 我有话说
说来也许让人难以置信,由在校大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中国橄榄球队,为了备战亚运会,进行了近一年的强化训练,在这一年中,师生们每人每天只有6元钱的训练补助。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仍在昨天结束的多哈亚运会橄榄球决赛中,战胜了中国台北队,为中国队获得一枚铜牌。

中国队获奖牌的道路并不平坦,半

决赛,他们以5:19输给了上届冠军韩国队。在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中国队险些因急躁输给上届第三名台北队。

开局两分多钟,中国队率先获得7分,可到距终场还有不到两分钟时,中国队连续失误,让对手把比分追成12:12。关键时刻李阳为中国队立功,才以19:12惊险地战胜对手,如愿获得了一枚铜牌。

夺得铜牌后,队员们激动不已,球员张恒把立功的李阳高高托起。12名队员手拉手排队分别跑到两侧看台,向为数不多的观众鞠躬致意。

赛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崔志强表示,与上届第五名相比,中国队获得了突破,但更可贵的是“这块奖牌意义非同一般,因为这是体教结合的产物”。

与中国军团的一百多枚金牌相比,这枚铜牌看似一般,但背后却包含了全体教练和队员们太多的努力艰辛。

十几年前,我国才开始有了橄榄球这个运动项目,北京、广州等地的几所高校,尤其是中国农业大学便成了中国橄榄球运动的主要力量。此次参加亚运会的教练和队员也主要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由于起步晚,底子薄,从事这项运动的运动员也几乎没有,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从头学起。

据目前队中主教练郑红军介绍,农大几任校长都非常支持橄榄球队,特别是现任校长陈章良,每年为橄榄球队拨款40万元,而英语系一年的行政经费才4万元。队员主要来自体育特招生,而且在特招生中向橄榄球倾斜,学校的方针是,以橄榄球队的发展带动其他体育队。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加入了亚洲橄榄球联合会和世界橄榄球联合会,也让这支由“学生兵”组成的队伍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每年的世界职业联赛,如七人制世界杯的分站赛,队伍也得到了有效锻炼,教练、队员们开阔了眼界,进步很快,也获得了一些好成绩,在今年的世界杯七人制橄榄球香港站比赛中获得碗级冠军,并获得今年世界大学生橄榄球赛的第三名。

郑红军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讲得最多的是队员们怎么不容易。他说:“我的队员训练很苦,为了增强体力,我们每堂训练课后,都参照中国男足标准进行一次间歇性耐力测试(YOYO)。”他扳着手指说:“可我们平日里的训练补助,每天只有6元钱。”

由于学生四年或者七年就要毕业离校,同学们迫于就业的现实不得不离开橄榄球队。针对这个特点,教练组总结了一套有效的训练手段,在有限的四年时间里,让队员从不懂橄榄球到可以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将其他国家运动员十几年积累的内容浓缩在四年的时间里。

为了备战亚运会,入选国家队的队员离开学校,集中强化训练一年,付出了很多。学校也很支持,在学分上给与学生优惠政策。今天,中国橄榄球队的全体师生就将踏上返京的旅程,返京后就地解散。学法律的李阳告诉记者,他要马上把这段时间落下的功课补上。(本报多哈12月12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