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学呼唤新时代的赵树理

2006-12-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梁鸿鹰 我有话说
《河套人家》(王富林著,作家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反映我国西部地区河套农村现代生活、风情风貌,散发出浓郁“山药蛋”芬芳的长篇小说。

小说描述了发生在河套地区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芨芨滩,历尽沧桑,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变革发展的图景。

芨芨滩上生活着刘、苏、田、李四个家

族,小说通过对四家几代人之间政治、思想、情爱、利益冲突的刻画,在深刻全面再现西部地区从愚昧贫穷走向开放发展历史之路的同时,充满感情和富于哲理地反思了诸多人生命题。在开掘小说的主题时,既有历史的凝重又有现实的明丽,引人深思,令人警醒。

《河套人家》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富有典型性的人物。从四清工作队长金如民,下乡搞四清的大学生方力元,到家长制意识强烈的村干部田耿、李虎仁,民主意识刚刚苏醒、立志带领乡亲们走致富之路的新村长刘改兴,新时代农村知识青年苏白、友海、二青,作者都进行了鲜活细腻的、深入心灵的刻画,形象丰满,跃然纸上。特别是对农村姑娘刘改芸和大学生方力元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浓墨重彩,精雕细刻,既反映出西部人纯真热烈、野味醇厚的乡风民俗,也赋予冷峻的批判,折射出人生时代的光辉。

对芨芨滩上第一代“知识分子”水成波的坎坷人生之路,女知青的不幸命运,从从、丕丕、宝弟、引弟的人生选择,作者并没有把他们的遭遇简单化,而是从历史的、感情的、性格的诸多方面进行揭示,真实而又到位。小说中大青的一生,实际上是芨芨滩人格化的写照,他的死,标志着旧芨芨滩的终结,而不仅仅是一个憨厚、蒙昧农村青年的悲剧,他和他的二爹神汉苏凤池所代表的农村落后力量的复杂与顽固,揭示出农村变革前进的艰巨性。

总之,《河套人家》为我们的文学画廊提供了一群新鲜的人物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河套人家》的语言特色鲜明,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中的西部山曲、民俗用语,生活气息浓厚,幽默风趣,非常个性化,不仅为人物塑造锦上添花,而且使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很高的欣赏价值。

《河套人家》在展示新一代农村青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同时,也昭示了西部大开发这个隐含的深刻主题,反映出西部大开发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一部具有独特的艺术情趣和审美视野以及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弘扬了主旋律,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该小说在继承“山药蛋派”风格的同时,与时俱进,吸纳了许多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时空交错的表达结构,使作品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是对“山药蛋派”风格的一个发展和充实。

广大的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离不开文学,作家们也要去了解、熟悉和反映广大农村,像当年赵树理那样,始终关注农村、研究农村并表现农村。作者从6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后,一直工作生活在河套地区,他创作的小说,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河套地区这个大舞台。《河套人家》是他长期体验、厚积薄发的成果。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呼唤更多的赵树理,创作出更多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作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