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和谐海西建设打造深厚文化底蕴

2006-12-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高建进 我有话说
去年10月,支持海峡西岸发展被首次写入中共中央文件并公开发表。八闽大地,构筑和谐海西如火如荼。不久前闭幕的福建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进一步提出:“突出和谐文明,促进全面发展”。犹如春风送暖,海西文化之花得以尽情绽放。闽台缘博物馆、三坊七巷、昙石山文化……一个个海西文化品牌陆续亮相,与当地蓬勃发展的经济
建设相互呼应,文化与经济和谐共进;在社区、在乡村,基层文化遍地开花,文化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粘合剂”和“润滑剂”;尊重历史,保护传统,文化的繁荣也由此而来,一台台根植于传统的艺术精品“脱胎换骨”,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和谐促文化,文化促和谐。在不断探索与经济、与社会、与传统的和谐互动中,海西文化正呈现出勃勃生机。

机遇:文化在与经济的和谐互动中前行

修复福州市古民居“三坊七巷”、修建闽台缘博物馆、重现马尾船政文化……近来福建的大手笔,让海西文化――这颗诞生于海峡西岸的明珠,得以传承并璀璨生辉。

文化是顽强的,延续着千百年来的历史记忆;而有形的文化遗产又是脆弱的,一旦受损,将不可再生。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文化为代价,而要以繁荣文化为己任。“三坊七巷”是全国唯一位于城市中心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前些年,由于过度开发和年久失修,这块“风水宝地”岌岌可危。现在,“三坊七巷”的春天来了。自去年保护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以来,福州市政府初步计划投入30亿元全面修复“三坊七巷”。如今,“三坊七巷”内陈承裘故居、沈葆桢故居、林聪彝故居、二梅书屋、小黄楼5处国保单位已经完成现场测绘,年底就能拿出修复设计方案。水榭戏台、欧阳花厅明年3月也能完成修复设计方案……有关人士称,修复好“三坊七巷”,既树立了福州作为省会城市的形象,也树立了海西的形象,将来开发旅游还能增加收入,保护文化同样能带来经济繁荣。

对台文化交流是海西文化的重要内容。从选址到开馆,闽台缘博物馆仅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是我国博物馆建设的奇迹。而半年来参观者达30多万人次,百姓的“捧场”更是奇迹。得知闽台缘博物馆征集有关文物,许多海外华侨华人、台湾同胞纷纷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提供重要线索,部分台胞还亲自送来了极有价值的墓志铭和族谱等。如今博物馆已经征集了1.5万多件文物。文化,成为沟通民族情感、和谐社会关系的纽带。

抓住发展经济这一中心任务,同时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这为推动文化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实际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文化繁荣的“新引擎”,而文化则为经济建设增添了“新动力”。据刚刚结束的福建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2001年到2006年,福建省生产总值从4073亿元增加到7360亿元,年均增长11.4%;人均生产总值从11892元增加到20700元,年均增长10.6%。而“十五”期间,福建省对文化事业的投资近9亿元,相当于“七五”到“九五”投资量的总和。福建省委、省政府日前在《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到2020年,文化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十位,成为全国前列的文化强省。

创举: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面对历史性机遇,如何创新地推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呢?福建省委、省政府的一个创举就是,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在服务百姓中带动文化的繁荣。今年4月,福建省通过了在村级农民技术员、计生管理员、乡村医生等农村“五大员”的基础上,增设村级文化协管员的决定,从而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六大员”制度。全省14630个行政村每个村配备一名村级文化协管员,并拨出专款,对每名文化协管员每月补助50元以上。

实现文化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为根本扭转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现象,福建省近年来大力实施文化资源向农村、向基层倾斜。各级政府相继拨出3.3亿元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数百个乡镇文化站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福建还在全国率先建设“文化信息网”基层工作站点,目前已形成覆盖全省9个设区市、县、乡的三级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图书、电影、戏曲、歌舞等文化资源。有了政府的扶持,基层群众自办文化更加活跃,目前福建全省有民间职业剧团765支,年演出量达10万多场。民间诗、书、画、收藏及舞蹈、音乐等文艺社团7000多个,10万多名群众文化队伍活跃在八闽山山水水。

基层文化的繁荣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乡村或社区的文明程度和群众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同时,文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现在,村里的文化活动多了,打架、赌博的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和睦了。看来,我这个‘文化协管员’的作用还真不小哩。”南平市延平区王台村的翁金霖自豪地对记者说。

眼下,福建又将“年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列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共投资2亿多元,重点扶持改造建设500个乡镇文化站。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性文化站。

繁荣: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时代精品

构筑和谐海西的春风,让文化的百花园春意盎然。福建省近来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时代精品,使服务百姓与精品战略有机地结合,成就了一批艺术佳作。

日前,闽剧《红豆缘》获得曹禺戏剧奖剧本奖和中国戏曲学会奖、越剧《唐琬》在“2006中国越剧艺术节”上荣获金奖,八闽艺苑再添奇葩。近年来,福建省共创作生产了50余台质量上乘、颇受好评的新剧目。当地文化界人士称:是和谐理念造就了八闽文艺的繁荣。

由于历史和地缘关系,许多早已在中原土地消失的文化形态和种类,在福建不仅保存、活跃,而且呈现着发展的态势。其中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当地的创作队伍善于从独特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取材,进而打造出底蕴深厚的艺术精品。新与旧的和谐结合,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得以活生生地呈现。闽剧《贬官记》、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分别入选第一、二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让这两个古老的剧种重新生机勃发。遵循这一经验,莆仙戏、南音乐舞、提线木偶等一批传统艺术也纷纷在现实生活中生根开花。

在大力开展艺术创新的同时,福建省还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使一颗颗古老的艺术“珍宝”重放异彩。福建是第三个立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省份,共有36项传统文化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三位。产自福建屏南县的四平戏,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作为独立剧种曾一度被认为已灭绝于世。当地政府、专家、民间老艺人合力抢救,终使屏南四平戏今年5月进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老的“四平戏”得以再次走进现代观众的视野。

今年,福建省人民政府还批准公布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霞浦畲族小说歌、漳州木版年画、泉州南音、浦南古傩、福建歌仔戏、福州评话、建瓯挑幡、福建脱胎漆艺、惠安女服饰、湄州妈祖信仰习俗等101个民族民间艺术项目列入名单得到重点保护。

艺苑发新枝,古树迎新春。古老与现代,创新与继承,新旧交织的海西文化在这里和谐共荣,携手前行,正共同为和谐海西建设打造深厚的文化底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