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大指标凸显北京总体和谐

2006-12-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杜弋鹏 我有话说

编者按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目前,全国人民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岁末时节,我们从各地的实践中,撷取北京、上海、深圳的具体做法报道给大家,以期共同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本报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杜弋鹏)“你幸福吗?”“你心情愉快吗?”……日前公布的北京2001―2005年和谐社会指数监测报告,为了解北京和谐社会进展情况提供了最新的依据。结果表明,“十五”期间,北京市和谐社会总指数年均增长3.1%,呈平稳上升之势。

北京和谐社会指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此前,北京市统计局着手进行了和谐社会指数的课题研究,并探索建立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监测北京市构建和谐社会的进展情况。

北京市和谐社会指数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对和谐社会内涵的论述。同时,借鉴社会学的“社会安全阀”理念,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社会安全阀理论”相结合,并以此指导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建设。“社会安全阀理论”强调政府及社会组织在缓和社会矛盾和冲突上的积极作用,保障社会保持开放、有序、灵活、包容的状态。

因此,北京和谐社会指数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反映党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反映“社会冲突协调机制”的积极作用和效果。

北京和谐社会指数的内涵和监测结果

将和谐社会的内涵用统计指标体系进行描述,分三个大类:一是反映社会冲突客观现状的指标;二是反映社会主体主观诉求的指标;三是反映社会冲突协调机制效果的指标。其中第一、三大类均为客观指标,共包括8个亚类,20个指标;第二类是主观指标,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取得数据。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和谐社会指数。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社会发展总体和谐。根据社会冲突客观现状和社会冲突协调机制效果两项客观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以2000年为基期,2001―2005年北京市和谐社会总指数分别为100.62、113.29、111.56、115.96和116.25点。“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1%,表明和谐社会总指标呈平稳上升趋势。

调查结果还显示,社会协调机制效果明显。社会冲突协调机制效果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由2001年的100.96稳步上升到2005年的137.05点,年均上升7.41点。说明社会保障、舆情反映、民主法治、应急系统、社区管理等机制的运作效果明显,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保证了社会稳定,正常地运转。

作为最终验证北京市和谐社会总指数结果的客观性,民意是不可或缺的。“国民主观幸福感”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和谐社会的认同感比较客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未来充满信心,大多数市民对北京有较强的归属感。

谈到对北京市和谐社会建设的看法和信心时,46.9%的被调查者认同“北京市是一个和谐、充满活力的社会”,认为一般的占42.9%;当被问及“实现和谐社会的信心”时,70.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信心。可见,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大多被调查者持乐观态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