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岳阳开辟“民情通道”架起和谐桥梁

2006-1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唐湘岳 通讯员禹爱华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唐湘岳通讯员禹爱华)2004年7月以来,湖南省岳阳市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辟“民情速递”专栏、组织干部深入基层下访、设立民情信箱等多种途径,广开“民情通道”。“民情通道”被群众誉为“
干群连心桥”,“执政民为本,万事民为先。”

2004年7月,岳阳市委提出“民本岳阳”的执政和发展理念,尊重民意,集中民智,进而激活民力,促进民富。问计于民才能帮扶民困,岳阳不仅在新闻媒体开辟“民情速递”等专栏,各市县还通过加强信访接待、设立民情信箱、征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等途径,全面掌握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水电、卫生、环境、交通、入学等热点、难点问题。仅2005年,市信访局就收到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0998人(件),市人大和政协办结各类提案527件,干部下访收集群众反映的热点意见3620条。“共产党员、公务员到社区、村组,人大代表到选区,政协委员到界别和阶层。”市委某部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构建“民情通道”的这一基本要求,其实是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他说,与群众在交流、交心中交朋友,许多好的建议就可以很快吸收,许多矛盾和对立情绪就可以及时理顺,有利于凝聚人心,共谋发展。“我们目前从市民反映的重大问题中,筛选、收集的提案线索就有50多条。”岳阳市政协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提案线索来自群众,办理提案让群众监督,使政协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能。

“让每一个高考录取新生都能上大学,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这是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在市《信访动态》一封困难学生家长的来信上所做的批示。随后,易炼红带头捐款2000元,亲自送到市教育局“爱心助学”办公室。在市委领导的带动下,社会各界踊跃捐款,保证了岳阳市连续两年无一名贫困学生失学。“‘民本岳阳’既是一种发展方式,又是一种新的工作作风。”岳阳市委党校一位专家说,“民本岳阳”的核心就是为民办实事,“民情通道”便是广纳意见和建议。2005年,围绕城市防洪、旧城改造和岳阳楼沿湖风景带建设,岳阳市实施了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拆迁,涉及的拆迁户有2600多户。此前,政府将建设规划模型向社会公开,让市民参与。岳阳市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出台了拆迁管理细则,制定了最低补偿标准,并新建了一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首先解决群众的安居问题。这些举措确保了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岳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开辟“民情通道”不是权宜之计,将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