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再给我一个32年”

2006-1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王文婷 我有话说
70年代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随后被分配到偏僻的小气象站,一干就是32年,在常人看来这样的经历有些枯燥而又大材小用,但对于亲身经历者――原江苏省连云港市气象局燕尾港站站长王同歌来说,这是他无怨无悔的选择。

刚到燕尾港站的时候,王同歌是站里最年轻的同志,因为学历最高,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都要他来解决。首要的就是仪器问题,建站才1年,有的仪器就运转不灵,而且仪器备份不足,一遇故障,记录就要中断。当时燕尾港站属于淮阴气象台管理,两者相距300多公里,以那时的交通,若找人来维修就必须等上一整天的时间。因此王同歌下定决心,要每期都去参加省局和市局的气象仪器学习班,要精通常规气象仪器的维修技术。经过刻苦钻研,他终于掌握了常规仪器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技术,只要有配件,他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

在渔村,渔民最关心的就是当天有没有大风,能不能出海。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王同歌他们起初都是靠收听广播和看天来预测,大风预报工作是燕尾港气象站最难的任务。为了满足渔民们的要求,王同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走出去”就是向有经验的老渔民、老船工学习,学习他们的看天经验,再和历史记录相对比。“请进来”就是在关键预报时把船老大请来会商。这种做法现在看来是个“笨办法”,可在当时确实行之有效。

1981年的夏天,14号台风来临之时,燕尾港镇的群众全部转移。但王同歌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两天两夜没有睡觉,及时把风向、风力、雨情等气象情报向镇政府报告,为政府保障海堤的安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995年12月31日,为了保证自动测风站在新一年的元旦开始工作,王同歌顶着海上5―6级大风,用木船将自动测风仪和铁塔运到开山岛上,不料在返回的途中,木船触礁,海水开始涌进船舱。此时,海风呼啸,风高浪急,他赶紧把棉大衣脱下,将漏水的洞堵上,抓紧向岸上划去。回到岸上后,他才有点后怕,毕竟已是50岁的人了,如果当时速度慢一些,头脑反应迟缓一些,也许就回不来了。坚持了32年之后,王同歌已割舍不下他热爱的事业、热爱的小渔村、热爱的每一片海浪。今年2月退休后,他本可以到城市里安度晚年,但还是决定留了下来,主动要求帮助市局管理燕尾港无人气象站。他说:“我这一辈子都注定与气象结缘,再给我一个32年,我还是会做下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