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临沂“人文软实力”形成“发展硬攻势”

2006-12-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邢兆远 通讯员郇恒赛、刘斯峰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邢兆远通讯员郇恒赛、刘斯峰)在山东临沂市,从两鬓斑白的老者,到朝气蓬勃的青年,万众一心都参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提升,积聚起强劲动力。在精心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响亮品牌的同时,经济指标连年保持17%以上
的幅度递增。近日,前来考察的社会学家称赞说:“临沂的发展凸显出文化睿智,融汇进时代理性,挟裹起社会风尚,铸造起鲜明品格。”

红色的沂蒙山早已闻名于世。在价值多元的今天,生活在沂蒙老区的临沂人苦苦地探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精心打造人文精神。他们整合战争年代的“红色文化”、诸葛亮的“智圣文化”、王祥卧鱼的“孝圣文化”、银雀山的“兵圣文化”、王羲之的“书圣文化”等,吸取精华,将其融会贯通,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先后开辟了遍布蒙山沂水的100多处人文教育点,以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势,运用在全社会营造氛围、万众参与的行为养成、娱乐与教化并重的教育等方式,着力培育人文品格,倡导先进伦理,引导社会风尚,演绎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价值观念和精神支柱,铸造起“诚信、和谐、开拓、创新”的群体品格,从而形成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打造新的人文精神,与塑造崭新的区域形象互动。临沂以弘扬沂蒙精神、举办书圣文化节和诸葛亮旅游节为依托,打造起“红色沂蒙”的政治品牌、“书圣”和“智圣”的文化品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推介步伐,以纪念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为主题的“诸葛亮旅游节”的举办,构筑“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节庆格局。在全国各地的沂蒙精神展览,刮起起了一股“红色旋风”,擦亮“文化临沂”这张名片。同时,他们把触角延伸到海外,运用多种形式将沂蒙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每年派出多名干部到国外挂职,让众多招商团出击五洲。去年,在韩国举办了中国临沂(首尔)文化周,全面展示了开放、富裕、文明、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的形象。同时,注重城市自然景观的营造,努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对城市形象的整体策划,城市发展理念、建筑造型、色彩基调、街景小品等都力求鲜明。高起点、有特色、大规模地构筑“城市森林”工程;依托沂河打造滨水生态城,筑起点线串联的长106公里的景观带,蓄起相当于杭州西湖6倍的水面;建起滨河景区、林荫广场、红嫂广场等20多个广场和游园。良好的地域形象,吸引来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每天来临沂商城的客商达30多万人次。

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催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硬攻势”,临沂出台了40条鼓励扶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措施,对22个文化事业建设项目、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10大类板块的重点文化产业进行推进。突出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三大主题,扎实实施与推进“沂蒙好风光”旅游战略,实现旅游与生态农业的巧妙结合,“中国大蒜之乡”苍山、“中国杞柳之乡”临沭、“中国银杏之乡”郯城、“金银花之乡”平邑,红嫂故里沂南、孟良崮遗址蒙阴等正在成为临沂品牌经济的代表。如今,生态旅游、文博会展、民间工艺和文化信息服务等十大类文化产业都正在茁壮成长。截至目前,临沂共有文化产业单位6207个,总资产58.8亿元,成为临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