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06•中国成长报告 理论热点

2006-12-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版由本报理论部主办 我有话说

编者按: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

回望2006年,党的理论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开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深入人心和贯彻落实,意气风发的中国正又好又快地飞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

《江泽民文选》在全国出版发行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8月10日起在全国发行。新华社发

8月10日,《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中央专门作出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学习《江泽民文选》,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对于我们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月5日至12月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党指导发展的理论不断与时俱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入

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部署了今后5年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9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它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

今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在听取了部分政协委员的发言后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八荣八耻”,有立有破,旗帜鲜明,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有力地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

和谐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思想道德力量

5月11日至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树立共同理想、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特别是要宣传和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实现社会的团结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华社2月21日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理论与时俱进

历时一年半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和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以新的思想观点和时代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

坚持改革方向毫不动摇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出版发行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自7月23日发行以来,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图为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在学习《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

安旭东摄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同时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

6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钟轩理的文章,题目是《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文章强调:28年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长征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进行了全新的总结。他指出,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一是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二是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三是要大力加强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最广泛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四是要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五是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更好地担当起执政为民、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