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有文化,才有真实力

2007-01-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郑晋鸣 我有话说

近日,国家统计局的一项数字显示:2006年,江苏苏北五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包揽前五名。财政收入的领跑是经济增速领跑的最好证明,在产业转移等有利因素的带动下,苏北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苏北地区如果能保持这种势头,江苏实现全面小康,指日可待!”江苏省一位领导底气十足地告诉记者

南北差距观念使然

六年前,记者曾在苏南苏北地区采访,发现造成南北差距的最大原因在于观念。

同样在农闲时分,农民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二三产业转移成了苏南人致富的“法宝”。而在苏北一些地区,麻将摊、打牌桌随处可见。同样是路,人们说:“苏南人用规章管路,苏北人靠人情管路。”同样的乡镇,苏南靠市场发展经济,苏北靠关系等待“财政拨款”。

小富即安,如一杯催人昏睡的酒,延缓了苏北人奔小康的步伐。

文化再造全面倾斜

看到了南北差距的症结,江苏的领导认识到,要改变人的观念,对苏北地区特有的楚汉文化、淮扬文化进行扬弃,唤醒苏北人曾经的霸气和对“又好又快发展”的追求才是最好的出路。

于是,江苏在全省提出了“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三创”精神的大讨论。苏北人开始抛弃小富即安的观念,积极南下取经。一时间,苏北各地出现了一批求知、求新、求富的典型。宿迁市提出了“四个不限”,即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坚持放宽领域、拆除门槛,实现民营经济无障碍发展。在争议中,宿迁经济增速名列全省前茅。

在“文化再造”的基础上,近几年来,江苏对于苏北的发展几乎“倾注全力”。2003年,新一届江苏省委高度重视苏北发展。2005年,江苏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和《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对振兴苏北作出了战略部署。

谋事在人以人为本

“苏北要振兴,谋事、成事都在‘人’。我们所说的‘人’,不仅在于我们的精神和斗志,还在于我们的用人上。”江苏一位省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宿迁市在实现民营经济无障碍发展的同时,该市的一些领导受到了人们的非议。面对争议,江苏省委领导力排众议,大胆鼓励创新和冒尖人才,该市一位主要领导几个月前被提拔为省级领导。盐城市的一位主要领导,在全市鼓励提倡“铁军精神”,提出“把盐城市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的工商业和红色湿地旅游城市”。这个具有大胆革新的人同样被提拔重用。

随着一批苏北干部的提拔,江苏的南北干部交流加速。2006年以来,结合13个省辖市市级党委换届,江苏省先后从苏南地区和省级机关选拔了25人到苏中、苏北地区任职,省级机关部门有9人被选拔到苏北任职。目前,苏中、苏北地区省辖市党政班子中来自苏南和省级机关的有37人,这样的南北干部交流力度在江苏前所未有。

由镇江市润州区调任淮安市委常委、涟水市委书记的李卫平告诉记者对“谋事在人”,他感受颇深:“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苏南建设中好的经验带过来,把丰富的人脉资源带过来,避免苏南发展中曾走过的弯路,实现苏南苏北的共同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