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杭州市坚持“四个不唯”选拔优秀人才

2007-01-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黄菊火、张锦 我有话说
本报杭州1月2日电(通讯员黄菊火、张锦)“只要业绩突出,农民、工人也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这是一件得民心,塑品牌的好事!”日前,在杭州市首次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总结座谈会上,一位农民专家动情地说。在去年杭州市评选出的50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中,3名农民专家、3名技术工人和其他教授、
高级工程师一样榜上有名,这样不拘一格的人才选拔评价机制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为落实科学人才观,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激励各类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贡献才智,杭州市于去年开展首次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这项工作历时三个月,经过新闻发布会、个人自荐、基层单位推荐、同行专家评议、有关部门审核、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市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无记名投票、媒体公示候选人业绩和市政府审批等一系列严密环节,最终产生了50名人选。他们获得了市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及等同于国务院特殊津贴标准的一次性津贴2万元,并享受每年一次健康检查,在同等条件下申报科技项目和科研经费优先考虑。

为了选出名副其实的人才,杭州市坚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不唯学历、职称、资历和身份,把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纳入选拔范围。在50名人选中,从职业看,既有大学教授、知名作家、高级工程师和企业家,也有3名扎根农村的农民专家以及3名贡献突出的一线技术工人;从年龄看,既有近5年来多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省科技进步奖的68岁退休高工,也有获“全国技术能手”和“五一”劳动奖章的26岁缫丝女工;从学历看,既有5名博士,也有3名初中生;从职称看,有9名人选没有高级职称。其中取消选拔对象的年龄限制,这在全国政府特殊津贴选拔工作中尚属首次。

在选拔表彰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同时,杭州市还在全国首次对该市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205位专家发放了配套津贴,每人2万元。通过这一举措,表达了党和政府对老专家的重视与关怀,同时也为解决企业离退休老专家待遇偏低这一普遍性难题开拓了思路。当杭州中国磁记录设备公司退休干部钱基广得知市政府给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配套发放津贴时,这位为企业退休的高级专家待遇过低问题奔走呼吁过的教授级高工激动不已。

杭州市坚持“四个不唯”选拔人才的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良好反响。如在入选人员中,43岁的农民吴东良只有初中文化,但他有一手草莓栽培的绝活,并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当地草莓产业,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致富,是当地公认的“土专家”。由于在新农村建设中业绩突出,去年夏天他作为浙江省唯一在一线工作的农村实用人才,参加了中组部组织的全国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赴北戴河疗养活动,这件事在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引起了轰动。平凡的岗位也能熠熠生辉,身怀绝技的农民、工人就是宝贵的人才,能获得政府的肯定和荣誉,这正是本次选拔工作贯彻始终的科学人才观的充分体现。

对杭州市开展的这项工作,人事部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其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社会性和引导性的特点,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具有突破和创新,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省内外兄弟城市的人事部门也纷纷来杭取经。杭州市人事局并没有因此把这项工作画上句号,而是在去年末召开总结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与会的技工、农民、退休专家、评审专家代表和浙江省人事厅、杭州市直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不约而同地给予高度评价。大家说:“农民与教授一起享受专家津贴,和谐社会大有希望。”下一步,杭州市将完善以后两年一度的选拔工作,并通过这一载体,进一步营造“四个尊重”的社会环境,为杭州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