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2007-01-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杜弋鹏 我有话说

丰厚深邃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给了影视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北大星光十分重视中国民族文化的挖掘,并不遗余力地将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像电影《情人结》、《好大一对羊》以及拟投拍的商业大片《花木兰》、《长城》和正在摄制中的《革命到底》,都是基于这种经营战略物化的产物。

咬定中华民

族传统题材不放松

北大星光集团所处的星光岛本是团结湖公园的一处静谧之地。但自打2006年3月以来,那里便不复往日的宁静,电影明星、导演、记者络绎不绝。他们都是冲着《长城》和中国版的《花木兰》而来的。

这两部电影都取材于中华民族传统。对此,北大星光董事局表示,“我们注意到,2003年是中国电影持续20年低迷之后的一个重要拐点,此后5年,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国产电影将进入黄金发展期。这是我们在推出‘男才女貌’品牌系列电影、电视剧《男才女貌》、《女才男貌》、《情人结》、《星光大道》(2007年即将播出)之后,又斥巨资进军《花木兰》、《长城》的一个原因。”

北大星光已经拿到电影《花木兰》的拍摄许可,包括剧本磨合、主创圈定等拍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对剧本,他们更是精益求精,专程和国际著名导演唐季礼先生赶赴木兰故里商丘采风。

1998年,中国的花木兰第一次被美国迪斯尼以动画影片的形式带入西方世界。在美国人眼里,花木兰一反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是一个充满个性、追求自我价值、带有很强反叛色彩的现代女性,俨然一个言谈举止大胆率真、情感表露直白的西方女子。显然,动画片《花木兰》呈现的是一个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中国传说中的花木兰。对此,北大星光认为,“我们有责任以中国人的视角,重塑一个孝烈忠义的英雄花木兰。”

其实,遭遇“审美疲劳”的好莱坞早就盯上了“中国题材”。卡通版的《花木兰》仅仅是一个开始,《孙子兵法》、《西游记》、《长城》等都有可能贴上好莱坞的标签。

谈及《花木兰》和《长城》,北大星光人这样说道:“我们就是要把花木兰、长城搬上银幕,远播世界。在西方文化长驱直入的背景下,保持本土本民族的文化个性,树立国际传播视野中的现代‘中国形象’,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并占据一席之地,是每一个中国文化人的责任和义务。”

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自涉足影视以来,北大星光就将“中国本土文化”作为影视产品商业性和艺术性的一个结合点。《男才女貌》及《女才男貌》立足于当代中国最令人关注的一个生活切面,再有著名导演和当红影星的加盟,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也在情理之中。

“开发”民族题材,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复归传统。相反,北大星光警惕那种靠展示中国人落后、渲染中国文化糟粕去吸引国外眼球换取廉价市场效应的危险倾向。他们认为,只有赋予民族题材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审美情趣,才能为民族品牌注入长久的生命力,只有做民族的大题材、大品牌,才能更有影响地走向世界。同时,只有那些追求美好情感,充满人文关怀的影视作品,才能打破不同种族、不同国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固有界限,而在观众中间产生共鸣。

源源流长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一座取之不尽的钻石矿,深度开掘是关键。北大星光人说:“像长城这样的厚重题材,是不能简单处理的,千古传唱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也一样。我们的《花木兰》,一方面将力求贴近历史,复原真正中国的传奇女子花木兰。另一方面,电影还将渗透现今人对战争的思考、对人性的解读。”

担负起塑造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责任

北大星光作为文化传媒企业,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男才女貌”的品牌路线,并一直在坚持这一品牌的开发和培育。从电视剧《男才女貌》到唐季礼监制、马楚成导演的电影《男才女貌》,从《情人结》、《好大一对羊》到刚刚杀青的战争动作片《革命到底》,以及准备投拍的大制作影片《花木兰》、《长城》,它们都体现了“男才女貌”的品牌内涵,都张扬着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怀,展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民族气质。

北大星光坚持民族化的理念。2003年投拍的《情人结》,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质的爱情经典,展现了繁华年代里中国人内心渴求的纯粹爱情。戏中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既表现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爱情的忠贞不渝,又融入了新世纪新时代中国人特有的执著坚毅。而时下正在全国热映的的电影《男才女貌》,其演绎的爱情与《情人结》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京奥运会对我们电影业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国电影将瞄准2008年。”说到《长城》,北大星光人就兴奋。他们表示,要在既定的民族品牌路线上,乘“人文奥运”的东风,不断开掘长城的文化底蕴,将长城这一代表中华民族魂之瑰宝,用影像的方式呈现给世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