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抒九嶷风情 展仁德底蕴

2007-01-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谌葵章 我有话说

最近,湖南又出了一部舞剧――《南风》,这是湖南省歌舞剧院10余年来连续生产的第三部舞剧。有意思的是,第一部舞剧《边城》取材于沈从文笔下20世纪30年代的湘西往事,第二部舞剧《古汉伊人》则是根据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人物和文物编演而成,而这次根据舜帝南巡这一传奇故事创作的大型舞剧《南风》,时代

更为遥远,据有限的文字记载至少也有四千年的历史了。这三部舞剧,虽说故事的发生时间一部比一部遥远,但都是发生在拥有三湘四水的潇湘境内。湖湘大地有着许多的传奇,孕育了千千万万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湖湘文化底蕴之深厚可见一斑。《南风》是湘制大剧,是湖南文艺舞台一部精英荟萃巨资打造的佳作,值得祝贺。

舜帝是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之一,在舞台上乃至银幕和荧屏上描写舜帝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舞剧就更是难得一见了。“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写下的壮丽诗篇和不朽诗句,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圣神舜帝的景仰和崇敬。舜帝一生,巡狩四方,降孽除瘴,感化荒蛮。他南下洞庭,远征九嶷,驱象为耕,天遂人和。舜帝的万古德风和他与娥皇、女英之间的生死爱恋,早已成为传唱千秋的爱的长歌。因此,舞剧《南风》的选题是深得民族传统文化母源的。它以舜帝南巡故事为基础,将情节展开于洞庭湖到九嶷山的湖光山色之中,以“斑竹一支千滴泪”的巧妙构思来开掘湖湘文化神韵,用“驱象为耕”的独特传说来渲染仁政的真谛。尤为重要的是,《南风》借助舜帝开创的德、教、仁、诚,完成了今天有关道德文化主题的阐扬。

远古的潇湘是个荒蛮之地。南巡的舜帝在天帝之女娥皇、女英帮助下制服百兽之首象怪之后,低声吟唱《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歌声中,舜帝驯化象怪,驱象而耕,教化子民,劳作耕耘。歌声中,人猴共舞,君民同乐,田禾茁壮,民享安康。歌声中,子民称颂仁慈德祖,万民拥戴一代帝王。第一幕《大野芳菲》编排的象怪舞、搏斗舞、插秧舞、田禾舞、猴子舞、士兵舞、联欢舞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堪称“德圣仁祖”、“民师帝范”的舜帝的英武神勇、仁义谦和、勤于民事、明哲贤能等诸多秉性,以及他通过内存仁、外施德从而实施了天下大治方略的万古德风。第二幕《洞庭情深》、第三幕《碧水惊澜》和第四幕《九嶷长歌》,则用大段的舞蹈渲染了生死爱恋的传说和山水人神融汇一体的意象。总的看来,它将一代帝王――舜帝南巡的故事演绎得如此写意传神,将舜帝与娥皇、女英之间悱恻缠绵的生死爱恋展示得这么感人肺腑,实属难得。

演员的精彩表演使全剧始终呈现着舞剧独有的美感。“舜帝”扮演者刘福洋,仿佛是一个用灵魂来表演艺术的舞蹈精灵。他将“舜帝”的英武侠气、铁骨柔性、大爱人间、感天动地的个性和情感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展示。观众在记住了“舜帝”的同时,也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演员的谢意。

《南风》虽然塑造的是一代帝王,却没有古代宫廷生活的陈腐老旧,处处充溢着浓浓的时尚气息和先进的精神。作品中浓墨重彩宣示的“厚德天地和”的主题,更是今天我们身处这个时代的主题。我相信,《南风》的出现,对于提升湖湘文化底蕴有着积极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