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华传统诗词呈复兴趋势

2007-01-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树喜 我有话说

诗词热持续增温

传统的中华诗词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全社会的诗词热持续增温,并在海内外文坛引起热烈反响。最近,记者走访了中华诗词学会并同诗词界孙轶青、刘征、杨金亭、郑伯农、赵京战,文化部副部长兼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等人士座谈,还同一些喜好诗词的年轻人交谈,深深感受到传

统的中华诗词正在新的历史时期走向复苏和复兴。

据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郑伯农介绍,我国诗词的创作队伍和作品蓬勃发展,中华诗词学会已有15000名会员(全国各级会员超过200万),许多省、市、县甚至乡镇都成立了诗词学会或诗社,诗词创作活动以及各类比赛、笔会,内容丰富,空前活跃;网络上的诗词,不但数量大,而且有相当优秀的作品。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精华走进了学校,全国还出现了一批诗教学校的典型。

诗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新文化运动中被胡适、朱自清等文化大家预言“穷途末路,必将灭亡”。而今诗词非但没有消亡,却表现得活跃繁盛,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中华诗词》杂志发行25000份,成为海内外发行量第一的诗刊。这些,使人关注、深思和受到鼓舞。许多专家认为,诗词具有语言凝练、音节优美的优势,诗词的复兴和发展,表现了这一文学样式的生命力。同时,这也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魅力,是社会文明和文化和谐的重要体现。

海内外华人通过诗词开展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近年来,凡有大事皆有诗赛,从歌颂香港回归到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从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到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都举行全国性或国际性的诗词大赛,数以万计的人写出数十万件作品,其中佳作叠出。例如,歌颂小平同志长诗关于香港回归的诗句是:“香江往事付寒烟,鸦片西来五百年。一国典章行两制,紫荆开处是尧天。”刚刚结束的全球“华夏杯”诗词大赛,更是激发了海内外广大华侨华人的热情,他们展文采、发情思,歌颂祖国的改革新貌,歌颂中华文化传统,企盼两岸交流和统一。

近年诗词发展的实践说明,诗词完全可以适应和反映我们这个变革的伟大时代。

现代诗词注重反映时代生活

2005年10位“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揭晓后,诗词大家、年已80的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刘征满怀激情地写绝句十首,一一赞颂,其中歌颂邰丽华:“女儿有泪不轻弹,千手高擎强者天。莫道无声归寂寞,如虹彩袖谱华年。”赞青藏铁路更有“中华曾筑长城手,今把长城筑上天”的奇句;甄秀英描写爱情的“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的佳句广为传颂;军队飞行员魏新河的《水龙吟・黄昏飞跃十八陵》是这样写的:“白云高处生涯。人间万象一低首。翻身北去,日轮居左,月轮居右。一线横陈,对开天地,双襟无纽。便消磨万古,今朝令我,乱星里,悠然走。放眼世界无物,小尘寰,地衣无皱。就中唯见,百川如网,乱山如豆。千古难移,一青未了,入吾双袖……”这篇作品气象雄浑,风格高古,被评论家认为“不让古人”……

诗词并非只有歌颂的职能。继承诗词的喻讽传统,诗人们深入观察社会实际,反映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不平。例如关注到农民工问题。一首《鹧鸪天・寄打工老者》是这样写的:“小女辍学卖豆芽,打工老父走天涯。日背砖块汗如雨,夜宿工棚霜似花。停饮酒,不喝茶。分分积攒寄娇娃,偶闲也作登楼望,万户千灯不是家。”短短几行,折射出农村贫困、教育问题和城乡差别等,深刻而委婉。

中华诗词复兴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许多领导人不但在公务活动中经常引用诗词,而且多数有诗词作品,并给予中华诗词学会和诗词活动以具体的支持帮助,这也是诗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专家呼吁,全社会应该欢迎中华诗词的复兴。对诗词创作、普及和诗教给以关注和支持,尤其是要改变“旧”有观念,对诗词不以“旧事物”、“古董”视之;形成良好氛围,促其健康发展,并加强对诗词的引导和评论;倡导诗词进校园,上媒体。平面媒体之外,电视、广播应开辟诗词讲座或比赛;音乐会和歌曲中,鼓励将诗词作为歌词演唱。

十分可喜的是,一大批青少年加入到诗词创作的行列。中华诗词学会有十几位十几岁的小小会员。最小的会员裘帅,12岁被接纳为会员。她九岁发表的“春景”诗,其中有“莺啼草绿万花开,春燕呢喃展翅来”的句子。这些尖角初露的小荷,展示着诗词的未来和后继有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