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了这片土地的和谐安宁

2007-01-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肖一 我有话说

“有问题找老沈”、“有委屈找老沈”、“有困难找老沈”……北京市昌平区的许多老百姓都是慕名来找“老沈”的,因为他们反映的问题,总能在区纪委常委沈长瑞这儿得到重视、解决或有个满意的答复。

憨厚、淳朴、亲切、和善,在老百姓心里,沈长瑞是位和蔼可亲的纪检干部,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沈”。13年来,“老

沈”共接待来访2671人次,阅批信访信件6814件,带队查处了489起信访案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49.8万元。

1月7日,沈长瑞被中央纪委、人事部、监察部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荣誉称号。

笑脸相迎,变上访为下访

在沈长瑞的办公室桌上,放着感冒冲剂、速效救心丸等常用药品,这些药不是老沈吃的,都是给上访人准备的。如果上访人中有谁得了病,沈长瑞就会递上他准备的药品,并嘱咐他多注意身体。

都说信访工作难做,沈长瑞认为,做好信访工作,首先必须对群众有深厚感情,说话办事都要有个“情”字。多给上访群众一个笑脸,多斟酌一下说话的方式,多换位思考一下,变进门接访为先谈心后接访,自然就拉近了距离,问题解决起来也就容易多了。沈长瑞干了13年信访工作,面对上访群众他总是笑脸相迎,即使遇到不太讲理的,他也耐心接待。

昌平区南口镇有个退休干部为房屋产权问题到处告状,几经周折找到沈长瑞,沈长瑞对他说:“您先回去,明天我就去您那了解情况。”没料到当天夜里下起了大雪,第二天早上汽车无法通行,到南口镇有11公里路程,怎么办?去还是不去?沈长瑞想,如果失信于人损害的会是百姓对党对政府的信任。于是他和同事推上自行车,在雪地中走了两个多小时。当他们敲开老人房门的时候,这位老同志看到面前的两位“雪人”,深受感动。老两口直抹眼泪:“就凭你们冒雪赶来为我们办事的态度,我不再写信上访了!我相信您会给我们解决好的!”

为了方便上访人,沈长瑞经常到老百姓家里,坐在炕头上,向乡亲们了解情况。老沈说,上访人其实是很辛苦的,一来一回特别折腾,所以能去百姓家查访就去家里。为了方便举报群众,老沈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开,他觉得,多出点通讯费,如果能方便上访人、能多化解一个矛盾,值。

保护干部,告状信告出清廉人

沈长瑞说:“纪委是查处腐败分子的,但也保护干部。如果真有腐败问题,我们一定坚决惩处,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区纪委也绝不让他背黑锅。”13年来,沈长瑞通过查办信访案件,共为392名经查问题不属实的党员干部澄清了事实,洗刷了不白之冤。

2004年2月,沈长瑞带队调查土沟村原书记陶道庆的信访案件时,不仅查清反映的24个问题均不属实,而且发现陶道庆在任职期间,将个人应得的奖金、工资、通讯费共51950元全部交给村集体的事实。老沈急了:“这样的好干部我们不保护,我们要保护谁?”经过两个月的调查后,按程序可以结案了。但沈长瑞考虑到陶道庆是被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冤枉而被迫辞职的,有必要为当事人消除影响。调查结束后,沈长瑞率领调查组专程赶到这个村召开群众大会,公开案件调查结果,为陶道庆澄清冤情,恢复了他的名誉。一时间,告状信告出清廉人的故事在昌平区传为佳话。

铁面无私,查办违纪案件毫不手软

老沈对百姓和蔼可亲,可是面对腐败分子,他可是铁面无私,毫不退让。面对着种种威胁、恐吓甚至暴力相逼,沈长瑞骨子里有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倔劲:“我是代表党组织来调查问题的,无论你职务高低,无论你背景如何,有问题就得查,该处理就得处理,这是我的工作和责任!”

在沈长瑞查办的案件中,有不少被查对象是他的熟人,但他从不因此而减弱查处力度、袒护其过错。一次沈长瑞奉命去调查一个老熟人。那个熟人想不通,说老沈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行吗,处分我又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老沈以理相对,并未手软。

后来这位违纪干部被公安带走的时候,沈长瑞向司法人员求情,说能不能暂时不铐手铐,等上了车以后再戴手铐。当时沈长瑞也流泪了,他说:“一码说一码,咱们是熟人,是朋友,但是如果您违纪违法我不处理你,我们纪检机关在百姓心里就失去了信任。”

一言一行,维护党和政府形象

信访举报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沈长瑞常对同事说,“老百姓找咱反映问题,在百姓的心里,咱就代表着党、代表着政府。咱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信访举报工作量大,而沈长瑞又特别认真细致,他经常是从早上六点上班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没有多少时间陪家人。父母去世时,和父母感情很深的沈长瑞也没能守在身边。对于家庭,沈长瑞觉得有愧,他对妻子说:“我再干几年就该退休了,等我退休后,我再给你洗衣服做饭。”

没什么豪言壮语,老沈就是老沈,他说自己只是个很普通、很平凡的人。13年来,沈长瑞在纪检信访岗位上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工作,他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和责任,努力给党的好干部一个清白,给老百姓一个明白,使违法违纪分子得到惩处。问起这么多年工作的感受,老沈说就是想看到老百姓的一个笑脸,“咱纪检干部要是干好了,老百姓的笑脸多了,那咱这地区不就稳定和谐了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