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的创新

2007-01-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龚文德 我有话说

在传统的经济学看来,资源配置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它对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另一个是国家或政府,它在市场基础作用配置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调控。除市场和政府两者之外还有无其他力量呢?或者说在二者都失效的情况下怎么办?实际上,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第三种力量。这一问题

国内外经济学家已有论及,有的称之为“第三种力量”,有的称之为“第三种调节”,有的称之为“第三只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严清华教授等的新著《马克思主义第三配置思想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开拓性地提炼出了“第三配置”的概念,并将之界定为“除市场和国家之外由习俗、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等组成的力量对资源进行的补充性配置。”作为从资源配置角度提出的这一新概念,弥补了经济学中资源配置力量研究的缺位,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

本书在进行大量理论分析和逻辑论证后,结合经济实践,还论述了第三配置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巨大意义、第三配置的基本原理等。第三配置内容丰富,其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处于基础地位的习俗、社会心理等,第二个层面是处于上层领域的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在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时,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都存在一定局限,同时,完全依靠市场和政府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并且,市场和政府配置本身也蕴含着道德伦理,在此条件下,第三配置的存在便有了其客观必然性,其存在的现实意义也是巨大的。

相对市场配置、政府配置而言,第三配置有其独特的主体、领域和功能定位。经济行为乃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第三配置便存在于这种经济行为之中。在理性领域,“经济人”主要由市场调控,第三配置也有作用空间。当收益大于成本时,由于第三配置的副作用,“搭便车”行为便会发生,偷盗、诈骗、白领犯罪和虚报开支等机会主义行为会大量涌现;当收益小于成本时,由于第三配置的正作用,生产领域的无私奉献、分配领域的捐助等便会普遍存在。在非理性领域,资源由第三配置决定。这种作用是“内在”或“内化”的,它可以更为有效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制度实施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市场的运作是建立在刚性契约之上的,保障市场契约正常签订和履行的主要是大量市场行为者所存在的“共同意识”。它通过制度化向社会提供行为准则信息,习俗、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通过固定人类行为范式,或者设定人类行为界限,向其他人提供信息。它引导市场行为心理取向,启发人们的经济预期。同时,第三配置在其运行机理上呈现出“从众”趋势和适时转换的特点,并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偏好。

本书还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了第三配置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分析了西方学者第三配置思想,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从马歇尔到帕累托,从马克思・韦伯到科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从功利主义到福利经济学,从新自由主义到新制度经济学,得出的结论是,习俗、伦理道德和思想意识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和行为规范,影响和制约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它和市场、政府一起共同调控社会经济的运行秩序,促进社会分配的合理协调,从而促进经济的优化发展。

第三配置的内涵、运作机制、作用领域与主要功能等第三配置的基本原理及第三配置思想史的探索性研究立足实践,资料翔实,逻辑严密,诠释清晰,分析透彻,令人耳目一新,且颇具说服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