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下长乡”机制造福广阔农村

2007-01-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我有话说

黝黑的脸上微微泛出古铜的光泽,额头、眼角密布着刀刻般的皱纹,满身尘土,卷着裤管――如果不作介绍,人们很难把正在地里伺弄棉花的范?同“教授”这个词联系起来。也难怪,这位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一年里有大半年都待在克拉玛依市小拐乡,成了这里的“编外农民”。他不仅要培养适合在当地栽种的棉花

品种,还手把手地培训当地的农技人员。小拐乡多是定居下来的哈萨克族人,这些不久前才跨下马背、走出毡房的人们,把富裕的希望寄托在范?手中一朵朵白灿如雪的棉花上。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早已家喻户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响亮品牌。而在“三下乡”活动中,像范?这样的“编外农民”何止千百!他们不是“今天来、明天走”的“流动大军”,而是把根扎在农村,更帮助当地培训起自己的“科技队”、“医疗队”,引领着农民走上小康之路。

从“科技大集”到“特派员”

福建南平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詹夷生是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他定点帮扶建瓯市水源乡温洋村等三个村。每逢他到村里上课的时候,教室内外连走廊过道里都挤满了人。被榛农们亲切地称为“榛仙”的詹夷生说:“农民最需要的是一学就会、学会就有用的技术”。每次他讲课,总是尽量多留出时间解答榛农们的提问。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原来综合性的“科技大集”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他们迫切需要科技人员根据当地实情和农业产业情况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培训和推广。各级政府敏锐地意识到了情况的改变,科技特派员、农业技术推广基地等定点帮扶的制度应运而生。

内蒙古自治区从2003年起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3年来累计派出科技特派员11937人,涉及32个旗县区。他们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技术服务、中介服务等多种方式与农牧民、种植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盘活了农牧区科技资源,增强了农牧民科技创新意识,增加了农牧民收入。自治区党委的相关人员介绍说,在特派员的作用下,鄂尔多斯市等四个试点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933.5元,增幅28.65%。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介绍说,为推动“三下乡”变为“常下乡”,进而向“下长乡”转变,建立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农业部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2005年,农业部在全国遴选了10万个科技示范户,招聘了5000名技术指导员,组织了15万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年终总结,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示范户单产比上年平均水平提高10%以上。张宝文说,计划到2010年累计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万户。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认为,形成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必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他说:“将科技信息服务与科技人员现场服务有机结合,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的优质服务。”这是科技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

从“送医送药”到“带出队伍”

安徽省立医院有一个800多人的卫生志愿者人才库,他们是安徽省立医院卫生志愿者扶贫接力医疗队的主力。每一期志愿者们都要在皖西大别山区的几个卫生院里进行为期半年的医疗扶贫工作。他们不仅要开展各类医疗服务,还建立起乡村医师培训中心,定期举办培训班和各种讲座。如今,一批批业务骨干被培养起来,为当地留下了一支“撤不走的医疗队”。

“小病拖,大病扛;扛不过,见阎王”――这是曾经流传在边远农村的一句顺口溜。随着卫生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人们意识到,仅仅每年几次的送医送药、专家义诊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培养起精干的农村医疗队伍,才是提高农村医疗水平的治本之策。

2005年1月,卫生部联合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要求各地每年都选派一批优秀城市医师到县医院工作一年时间。现在这已经逐渐成为一项制度,有些地方甚至把职称晋升同下乡结合起来,要求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分别到县或乡卫生机构工作半年至一年。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说:“要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保证他们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在多年的卫生支农实践中,大家把集中开展活动与常年卫生支农结合起来,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创造了不少长效支农的经验。”他说,“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下乡要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农村适宜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

为“下长乡”提供保障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十余年来,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投入不断加大、效果不断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医疗卫生工作者把“三农”这个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细化成一个高产的新品种、一项致富的新技术、几句保健的顺口溜、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送进田间地头、堂屋场院,温暖着农民兄弟的心。

然而,要把“常下乡”变为“下长乡”,只靠人们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有专家建议,必须从政策、制度、资金等各个方面为“长下乡”提供保障。

首先,应从政策、制度上鼓励“长下乡”。专家建议说,可以效仿某些医疗单位的做法,把职称晋升等同下乡支农联系起来,建立起奖励制度,把日常业务工作同“三下乡”结合起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不断壮大“三下乡”队伍。

第二,加大对“三下乡”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近年来,中央、各部委和各地方对“三下乡”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我国农村范围广大、基础薄弱,要想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得到彻底改观,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曾经指出,在投入上应该“同时鼓励集体、企业、个人和社会各方面投资农村文化科技卫生设施建设,努力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第三,加强舆论宣传,形成“下乡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在2005年底召开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十周年工作座谈会上,50个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掀起了新一轮“三下乡”的热潮。专家建议说,应该对“三下乡”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个人和集体及时表彰,大力宣传他们的模范事迹,营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只有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才能把握现阶段农村发展的特点,才能进一步增强“三下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不断深化“三下乡”活动的必由之路。刘云山同志曾指出,不断深化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面对这项任务,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医疗卫生工作者责无旁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