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部青年使用互联网状况堪忧

2007-01-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文艺橙 我有话说

●我国信息化程度排名前10位的省区没有一个在西部

●85.2%的西部青年一个月才上一次网甚至从不上网

●培养信息化人才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关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1月上旬公布的《中

国西部青年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西部青年中每天都上网的为2.7%,一周上几次的占4.4%,一个月才上一次网甚至从不上网的高达85.2%。”


图为一名重庆市民在民警的帮助下使用公安信息网查询所需资料。(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于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于2004年6月至2005年2月进行的《中国西部省份社会经济发展监测研究》,研究对象是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等省(市、区)的44000户居民。基于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部分西部省(市、自治区)对西部青年进行了进一步的座谈和访谈,在将西部青年调查数据与全国统计数据、全国青年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形成了该报告。

《报告》认为,城乡青年网民、不同文化程度的青年网民、不同家户人均收入的青年网民,在网络态度、上网目的、浏览内容、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西部青年与东部青年在此方面产生的“数字鸿沟”正在日益拉大。

西部信息化进程在加快

《报告》显示,电视是西部青年接触最频繁的信息传播媒介。每天都看电视的西部青年达67.0%,一周数次看电视的达到12.7%,两者之和近八成。而与电视相比,广播和报纸在西部青年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减弱。西部青年每天阅览报纸的只有9.7%,一周数次阅览报纸的也只有11.4%,一个月以上才阅览报纸或从不阅览报纸的则达到62.9%;每天或一周数次收听广播的比例分别为8.4%和5.3%,而高达80.4%的西部青年一个月以上才收听或从不接触广播。

电视成为信息传播主要媒介显示了近年来西部地区的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2000年,《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将通信业列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项目。2004年,西部启动了20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和新通电行政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到2006年5月,西部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7018.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8068.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685.9万户。伴随西部通信走廊、数字化城市、宽带服务和农村电话村村通等工程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西部地区的网络通信、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另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日前透露,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电话用户达到8.3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7亿户,普及率达到28.3%。移动电话用户4.6亿户,普及率达到35.2%。互联网用户达到1.32亿户,宽带用户达到7700万。我国通电话的行政村比例已达到98.85%。有24个省份100%的行政村已经都通了电话。在这种形势下,相信西部地区的信息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

《报告》认为,这些信息和通讯设施的改善,为西部青年享有和利用信息及通讯技术提供了越来越充裕的物质保障。

西部青年上网比例和频率均较低

但是信息和通讯设施的进步并没有使东西部之间的信息化差异得到根本解决。《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信息化程度排位于前10名的省区没有一个在西部,而排列在最后4位的都在西部。西部信息化水平指数最低的省份仅为13.3,低于全国总指数25.89,与最高省份比相差76.84%。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7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东部与中西部网络普及差距依然很大。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现在电话、电视在我国的联通率已经比较高了,尤其是电信业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以后。这里所谓的信息化差异――‘数字鸿沟’,确切讲,主要是指由互联网引起的个体之间所获取的信息量和度的差距。”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报告》显示,青年是西部社会群体中与电脑接触最密切的群体,他们使用电脑的频率与西部社会总体水平持平,上网频率也不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西部青年的信息数字化水平低于东部。

在西部青年中,使用过电脑的比例为28.9%,西部居民中使用过电脑的比例为15.6%。前者是后者的1.85倍。西部青年使用过电脑的比例远远高于西部社会的平均水平,是与电脑接触最密切的群体。即便如此,他们在电脑的使用频率上只是与西部社会的平均水平持平。西部青年中每天都上网的为2.7%,一周上几次的占4.4%,一个月才上一次网甚至从不上网的高达85.2%。青年中上网的比例不高,上网频率也比较低。上述三个指标的综合结果表明,西部青年互联网使用频率和使用能力较低,信息数字化水平不高。

信息处理能力差异在加大

《报告》指出,当前对信息化进程的研究集中在是否使用过电脑、网络普及率、网民渗透率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是以网民与非网民来衡量,也就是说,只要使用了电脑和网络,就算进入了信息数字化的过程中。这种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电脑使用频率、网民之间对网络的态度、网络使用的用途、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导致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

“从更深的层面探讨,数字鸿沟的本源是信息主体――人的素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信息使用能力和因个人文化修养而带来的信息使用态度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培芳说。

专家们认为,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由于经济能力、受教育水平、思想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群体或个人之间必然形成知识差距。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结构的差异自然延展成了“数字鸿沟”,导致“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

在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信息的搜索、链接功能和窗口弹出式信息编排方式极大加强,方便了个体对深度知识的寻求和了解。同时,专业性网站、网络主页的细化及个性化网上杂志的订阅,也使网民在获取深度知识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导致在“深度知识、深度信息”的获取方面网民与非网民有很大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网络信息的获取能力的差异造成了数字鸿沟:经济条件好、知识水平高的人能够更迅捷地获取更广泛和深入的信息,成为“信息富有者”;而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无力够买和使用电脑,知识水平又较低的人来说,获取信息变得更难了,沦为“信息贫困者”。

而这些“信息贫困者”,大部分正是分布在西部偏远地区。

“由于西部地区科技、经济、环境等都相对落后,不可能充分完成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因此,出现数字鸿沟是必然的因素。”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谢新洲教授说,“但我认为,数字鸿沟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原因,西部很多地区并不缺少电脑,网吧随处可见,但是一些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在网吧上网都是聊天、娱乐,真正用网络获取实用信息的人则偏少。”

在西部一些地区,由于居民的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在获取网络信息时,产生了两种趋向:一部分网民由于本身知识水平不够,信息处理能力较低,难以有效地获取信息;另一部分是本身知识水平没问题,但由于缺少文化修养,导致其不能恰当地利用网络获取有用的信息,不仅白白浪费了网络资源,还滋生了一些不良爱好和习惯。

“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加快发展,用得不好只会加重负担。”谢新洲教授一语中的,“信息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只能提供某种环境,发展关键还要靠人,提高人的素质。人只有把手段用活了、用对了,才能产生正面效应。

缺乏与西部青年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内容

“反过来,有了网络,就一定能够提高人的素质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谢新洲指出。“从技术上讲,铺网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从普遍需求上看,也不需要造价昂贵的电脑,因为不需要用到很多功能,一般就是文字处理、浏览网页、搜索引擎等。目前的难点是网上缺乏与提高人口素质相匹配的信息内容。”

徐祖哲也认为:“将信息和网络资源结合为一体,是解决数字鸿沟的关键。然而我们当前搞信息化建设,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在于,片面强调了硬件建设,90%的资金都花在了硬件配备上,而在软资源建设上做得很不够。”

“就像我们办报,不是有了照排设备,就能办出好的报纸,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符合人们需求的资源,做到这一点,数字鸿沟恐怕就能大大缩小了。”徐祖哲告诉记者,“比如‘村村通’,目前乃至以后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搭建一个能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的平台、建立充足的数据库,并能维持其运转和更新。”


山西省正在大力推进宽带通信进村、网络文化站、三网合一、“三农”信息服务网等十大信息化建设工程,让更多的青年农民掌握互联网,鼓励他们自己创造财富。图为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龙泉村的青年们正在村里的网络文化站上网。(杨改桃摄)

那么,什么样的信息资源是西部偏远地区所需要的呢?

“就是能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提高文化的内容。”徐祖哲指出,“前段时间上海搞了一个农业数据库,70%的客户都来自西部地区。这个平台就很好,能够实现地区间、行业间的有效交互,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贫困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达到了信息流通的最大化,大家都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人的互动、信息的交互,从而把信息转化为效益。”

对此,谢新洲进一步强调:“不仅要提供与需求相适应的内容,还要有能够提高文化修养的内容。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人们认知自己的需求,通过提供丰富而适宜的内容,提高使用主体的兴趣,使他们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使显性需求得到满足。”

缩短数字鸿沟需要全方位发力

“数字鸿沟是一个需要全方位解决的问题。”谢新洲表示,“信息化不能催肥,它必须要求信息化的主体具备基础的条件,即有人的素质在、科技水平在、经济条件在,才能使信息化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人才,是信息社会的源动力。提高人口素质、培养信息化人才,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关键。对此,杨培芳坦言:“落后地区不能坐等富裕地区的供给,自救才是出路。”

在甘肃黄羊川,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网络基地,周边村子的青少年们因为这个基地而“时髦”起来,村村寨寨的梦想因为这个基地被连接起来,这就是已故台湾儒商温世仁先生建立的试点网络培训基地,如今已运转近5个年头。温先生的梦想就是通过建立1000个网络基地培养上万名软件人才,取材于农村,就地发挥作用。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即发挥信息扶贫的内在动力。对此,徐祖哲表示:“这一思路是值得借鉴的。尽管也会流失一些人才,但是只要进行普及教育,并且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聚集效应。比如印度,其经济基础并不是很强,但是经过多年努力,却集聚了大批优秀的软件人才,这都是成功的实例。”

“第二,要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特别是在文化水平普遍落后的西部地区。”徐祖哲坦言,“信息服务不到位,加剧了西部的信息化落后。比如,我们说信息要发挥效应,首先必须实现人与终端的交互,而网络的确对人本身的信息处理能力有一定要求,西部地区很多人缺少的就是这个能力。”

谢新洲认为:“政府应当提供一个以市场引导为主的政策软环境,发挥市场内在潜力,鼓励和引进企业行为。目前电信市场,城市基本饱和了,农村是必行之路。政府的功能在于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平台,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进入农村市场。”

杨培芳则表示,政府还应当鼓励和支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使得西部的信息扶贫工程不仅能够持续下去,还能使当地人民普遍享受成果。“村村通”电话工程走了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即国家用公共服务的办法,补贴边远地区和因帮扶落后地区而利益受损的部分企业,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们都能够利用网络持续得到好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