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周”缘何火爆海内外

2007-01-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李江月 我有话说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中国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的一年。这一年,湖北文化周、山西文化周、广西文化周等文化活动在首都北京频频亮相,“中国西藏文化周”走进维也纳,“海峡两岸文化节暨京台文化周”促进了两岸

交流……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化周”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化景观。

地域风情成主打

“2006・中国西藏文化周”,一幅幅精美的唐卡、一张张传神的图片、一幕幕生动的视频画面营造出浓郁的雪域风情;“北京・湖北文化周”演出京剧《曾侯乙》展现编钟风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服饰在细节中体现出荆楚文化的幻美风韵;“广西文化周”演出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壮族的崖画、铜鼓、舞蹈以及音乐文化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赞叹;“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周演出的话剧《立秋》表现晋商文化的深刻内涵,弘扬了晋商敬业诚信的精神……

“文化贵在传承。‘文化周’还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发掘的责任。‘文化周’为人民群众搭建起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传统文化的平台,各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在‘文化周’上得以挖掘和展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昌切告诉记者:“比如这次的湖北文化周,挖掘和发扬了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和‘土家民俗’,并在新排演的《十二月等郎》和《家住长江边》等精品剧目中加以展现,让更多人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文化周’铸就了一批具有地域风情的文化品牌!”

在“2006・中国西藏文化周”中,演员代表们哼唱着无伴奏原生态藏歌,为大家展示了锅庄、热巴、弦子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藏原生态舞蹈形式;“2006潮剧(广州)国际文化周”促进了潮剧传承、保护和发展,展示了潮剧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陕西文化周‘地域特色游’”将人们带入了陕西民俗的海洋:高亢的汉江号子、古雅的西安鼓乐、淳朴的榆林小曲、婉转的紫阳山歌、别具情趣的陕北二人台等艺术,展示了陕西民间艺术历史纵深感和地域广泛性……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周”彰显地域风情,呈现出百花齐放、缤纷绚丽的繁荣局面。“文化周”现象给了人们一个鲜明的节奏,这就是:无论是江南还是塞北,无论是都市还是雪域,中国文化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各地强势文化品牌正在形成,“文化强省”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文化产业显力

“文化周”已成为展现文化产业的舞台。缤纷多彩的“文化周”在让人享受一道又一道文化“大餐”的同时,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文化产业的魅力和实力。

据介绍,“2006北京・湖北文化周”把湖北文化整合为荆楚旅游文化、三峡旅游文化和土家旅游文化等九大旅游文化,使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在此之前的“首届中部文博会”上,东道主湖北签约金额43亿元,占总成交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郭齐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化周’的繁荣说明越来越多的地区希望通过这一途径,展示文化产业建设成就。同时,文化繁荣也是经济发展的缩影,通过文化展示,还可以向海内外投资者展现各地优越的投资环境,最终带动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在传统观念里,文化事业“花钱”不“赚钱”,如今频频亮相的“文化周”,何以成为产业舞台、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伍新木认为,“文化本身就是产业,前景非常广阔。”文化产业不再是招商引资的“配角”和“陪衬”,已走到前台唱“主角”。这种角色转变,除了由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增长,还在于政府和企业准确把握了文化事业的产业特征,尊重市场规律、整合市场资源,变“事业”为“产业”,改变了以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湖北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说:“文化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健康产业’。文化产业越开发越丰富,而且附加值很高。湖北省制定的首个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将占GDP的6%以上。届时,文化产业将真正成为湖北的支柱产业之一。”

学术研讨见品位

“文化周”还是学术研究盛会。“北京・湖北文化周”期间,易中天的北大演讲拉开了“荆楚讲堂”序幕。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回顾了楚国历史,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楚人文化性格特点。随后,车延高与北大学子就现代新诗欣赏与创作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2005年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则以“楚人文化精神要略”为题,诠释荆楚文化精髓。

“2006北京・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除了让观众聆听婉转千年的古琴韵音,还安排了研讨会、学术讲座、音乐会、多媒体视听会等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的学术活动。“2006中国西藏文化周”中,4位活佛和藏学家通过学术报告、座谈交流等形式讲述藏传佛教和西藏动人的历史故事,引发了专家学者对西藏的医药、宗教、历史、民俗和文化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和讨论,成果斐然。

“‘文化周’为学术交流研讨搭建了平台。学术研讨活动已经成为各地‘文化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凸显了‘文化周’的高品位。”郭齐勇教授认为,“‘文化周’是学者了解其他地域文化的窗口。通过‘文化周’,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到各地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还可以找到不同文化的共同点,便于学者们进行全球范围的文明对话,增进了解,互相学习。”台湾学者蔡中涵在“海峡两岸文化节暨京台文化周”学术交流活动时高兴地说:“过去台湾原住民族到大陆的交流,偏重体育、观光旅游、歌舞表演等内容,这次正式组团来参加研讨会,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加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学术交流,也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一个议题。”

走向世界好名片

2006年是“中国文化周”走向世界的一年。加拿大的温哥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越南的河内、埃塞俄比亚的斯亚贝巴、德国的汉堡、法国的巴黎、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中国文化周”之花开遍了五大洲、四大洋,世界人民共同分享着中华文化的璀璨精深,全世界兴起了“中国热”,“文化周”正成为中国甚至中国内地各省走向世界的一张好名片。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伍新木教授说,“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代表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认为,文化不能孤芳自赏,也需要展示,中国文化通过“文化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可喜的现象。交流是互相的,随着中国走向强盛,其他国家也希望得到中国人民的了解,如最近俄罗斯等国家也在我国各地举办“文化周”和“文化年”,向我国人民展示其地域风情和传统文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