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农民”:种地保护神

2007-01-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 我有话说

本报海口1月28日电每周一、三、五是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农业科技服务110永兴站“电子农民”讲课的日子。在站里工作的“电子农民”――武汉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符薇薇日前没等讲课,已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农民紧紧围拢着。原来,这天的“鼠标一点农产品最新市场信息早知道”是农民最关心的课题,也是农民最急迫想学会

的本领。

“电子农民”是海南农民对工作在农技服务“110”系统(见本报2006年12月16日报道)中的大学生的昵称。农民们说:“自从服务站里来了戴眼镜、喝墨水的大学生,我们种地就有了保护神。过去服务站只会给农作物治病除害,现在服务站管种、管收、管经营,教我们学会‘点鼠标’,让我们利用电脑知道种什么好,怎么种好,往哪里销。更喜人的是这些大学生懂技术,会电脑,没架子,叫他们电子农民最合适。”

据了解,目前活跃在海南省农技服务“110”23个指挥中心、98个服务站、240个服务点的“电子农民”达到千余人,这些具有大本以上学历的大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自愿来海南农技服务“110”就业的。

被海南省文昌市授予“科技致富能人”的西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彭文武,2002年在海南创办了海南科学种养技术推广中心,中心收入来源于走村串乡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在政府扶持下,彭文武成立了文昌“110”潭牛服务站。服务站按照农技服务“110”技物结合模式(即农技人员和农资物贸相结合,选择技术力量雄厚、信誉度高、覆盖面广的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建立服务站),在开展技术服务的同时,销售兽药、饲料,与农户合作建立种植瓜菜、槟榔、饲养肉猪等示范基地,同时开办技术培训班,引领一批种养户走上科技致富道路。一年来,服务站也有了颇丰的收入。

东方市大田“110”服务站是两名华南农业大学毕业生于2004年创办的。服务站通过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无偿提供技术服务来拓展农资销路,同时和农民合作建立香蕉示范基地,将课堂开在田间地头,教周边32个乡镇的农民科学种植。两年来,服务站在带动农民发展香蕉生产脱贫致富的同时,每年赢利500万元。他们感慨地说:“只要有政府给的这块110牌子,我们就能创出一番事业。”

海南农技服务“110”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效载体,为农村经济建设注入了科技活力,同时也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平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