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书记,你是为乡亲们累倒的!

2007-01-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苗家生 毕玉才 我有话说

1月23日,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平岭后村的村委会干部和村民们冒着严寒,驱车数十公里来到县人民医院,探望村党支部书记张金柱。不久前,张金柱出现了糖尿病晚期的多种症状,在家人和乡亲们的劝说下才到县医院住院治疗。看到病榻上老书记那几乎失明的双眼和消瘦的面容,大家潸然泪下。一位村民哽咽着说:张书记,你

是为乡亲们累倒的!

张金柱担任大苏河乡平岭后村党支部书记已经有30年了。他刚上任的时候,平岭后村还是贫困村,村里债台高筑,27万元的沉重债务,压得村干部和村民们喘不过气来。30年来,张金柱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全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水平。现在,平岭后村没有任何债务负担,村集体存款达到150多万元,村民们也早已脱贫,生活殷实富裕,人均纯收入在张金柱上任之初只有500元,2006年已达到4800元。

林木是平岭后村的主要收入,张金柱坚持集体造林,为平岭后村建立一个“绿色银行”。现在村里有人工林7000余亩,按人工林现有采伐和恢复量计算,全村188户村民户均占林地35亩以上,人均10亩以上,靠这个“绿色银行”,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来。过去,由于粗放式管理,村里不但得不到林木的收益,有时反而亏损。为了使采伐的木材收到最大的效益,张金柱始终坚持集体采伐。村里成立了由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木材检尺小组,加强群众监督,增强木材销售的透明度,统一定价,公开拍卖。在卖木材的过程中,一些木材贩子和亲属来到张金柱家,给他递钱,让他说情,把木材的价格压低一点,装车时涨一点。张金柱斩钉截铁地回绝:木材是村里的,是大家的,那样做,群众会戳我的脊梁骨。

张金柱对集体的财产像对自己的眼珠一样。每年木材下山后,他都带着村干部到采伐现场看管,吃住在山上,一去就是两个月,从不拿一分工钱。他算了一笔账,雇人看管每人每天20元,两个月就是1000多元,光采伐期间这方面的费用就要上万元。他对村干部们说,看着自己家的财产,咱们心里踏实啊。

平岭后村的集体经济一天天壮大起来,仅用3年时间就还清了外债,全村人都松了一口气。张金柱并没有满足,他说:“村集体还得有存款,这样才有能力帮助乡亲们致富。”张金柱开始把思路放在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上。他根据村里山多地少的实际,引导和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搞流域承包,兴办第三产业。在他倡导下,村集体每年拿出2万元资金扶持村民发展产业,村干部每人包1户贫困户,帮助村民脱贫。村民郭凤春常年有病,生活十分困难。张金柱自己掏钱买猪崽,送给郭凤春,村里又借给郭凤春3000元,作为养猪的流动资金。郭凤春1年养两茬猪,3年后不但还上了看病借的外债,还有了数万元的积蓄。郑兆华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张金柱主动提出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帮助郑兆华从银行贷款,发展药材生产。如今,郑兆华成了村里的药材大户,还开了个小卖部,日子过得很红火。然而张金柱一家6口人仍然挤在两间简陋的房子里。土坑上摆放着老式炕柜,地上摆放着两个掉了漆的木箱,这就是张金柱的全部家当。村民们说,凭张书记的本事,他可以成为村里的“首富”;凭他的职位和关系,他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凭他的勤劳和付出的艰辛,他可以腰缠万贯。可是,他把心血和精力全用在发展集体经济上了,还搭上了自己的身体,为俺们累出了一身的病。

由于常年劳累过度,张金柱患了严重的糖尿病。乡亲们心疼地劝他别拼命了,他却从没把病放在心上。清原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惋惜地说,张书记一心扑在工作上,却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如今,张金柱重病缠身,村民们看到他的家被巨额医疗费用压得难以支撑,联名写信要求村委会从集体存款中拿出1万元给张金柱支付医药费,几次都被他拒绝了。

日前,记者到清原县人民医院探望张金柱时,他饱含深情地说:“看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知足了,不后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